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量取液體
B.
滴加液體
C.
傾倒液體
D.
加熱液體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主要從操作要領上來分析.

解答 解:A、讀數(shù)方法錯誤,應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故A錯;
B、向試管中滴加液體錯誤,不應深到試管中接觸試管,應懸空正放,故B錯;
C、操作正確,故C正確.
D、試管內液體量超過了試管容積的$\frac{1}{3}$,故D錯.
故選C.

點評 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基礎,學生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領,使操作規(guī)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是某一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6:1;
(2)請寫出上述變化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該化學反應中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微觀粒子是原子;
(4)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資料一:據(jù)報道,浙西北藏著個聚寶盆,4平方公里范圍的稀土礦含鈧70t,經濟價值超700億元.稀土是國家戰(zhàn)略儲備資源,這次發(fā)現(xiàn)的鈧更能被用在國防、軍工、航天、核能等多個重要方面.
資料二:根據(jù)“嫦娥一號”從月球返回的信息表明,月球中含有豐富He-3原子,同時測了月球上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釷)、U(鈾)、O、Si、Mg、Al、Ca、Fe、Ti(鈦)、Na、Mn(錳)、Cr(鉻)、Gd(釓).請結合上述材料回答:

(1)“嫦娥一號”從月球返回信息表明,月球中含有豐富He-3原子,它可能成為未來核能的重要原料.He-3原子核內B
A.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             B.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
C.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D.含有3個中子,沒有質子
(2)鈧元素相關信息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D.
A.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為ScB.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1個電子
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4.96g
(3)“嫦娥一號”另一個目標是探測下列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釷)、U(鈾)、O、Si、Mg、Al、Ca、Fe、Ti(鈦)、Na、Mn(錳)、Cr(鉻)、Gd(釓).其中屬于地殼中含量最多金屬是鋁;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2種.
(4)鈧是一種熔點高、密度小、抗腐蝕性能好的金屬.鈧(Sc)元素的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
①如圖4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與圖1化學性質相似的是B.
②圖3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學符號是S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現(xiàn)有以下物質:
A.食鹽 B.明礬 C.葡萄糖 D.甲烷 E.硫酸銅 F.一氧化碳 G.碳酸鉀.
請根據(jù)它們的用途,用字母代號填空:
(1)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C
(2)草木灰的有效成分G
(3)用作調味品和防腐劑A
(4)用作凈水劑B
(5)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E
(6)“西氣東輸”工程所輸送的氣體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化學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火”是人類接觸最早的化學現(xiàn)象
B.門捷列夫編制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
C.道爾頓和阿伏伽德羅提出了原子論和分子學說
D.拉瓦錫通過實驗測定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小沛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容積為700mL,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為100mL,實驗開始前量筒200mL,實驗結束后量筒中水的體積為100mL.
(1)白磷燃燒的化學反應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用力將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燃燒并產生大量白煙.整個實驗過程中,量筒內水面的變化情況是先升高后降低.
(3)將步驟(2)后的集氣瓶內氣體換成等體積的混合氣體(該混合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為1%,氮氣體積分數(shù)為99%),再次實驗,發(fā)現(xiàn)白磷不能被點燃.由此可知,在所有操作均規(guī)范的情況下,步驟(2)實驗所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理論值偏。ㄌ睢捌蟆、“偏小”或“不變”),該實驗測得氧氣體積是100mL.
(4)已知氧氣密度為1.4g/L,每31g白磷燃燒需要消耗40g氧氣,若操作中要盡量消耗完瓶中的氧氣,求完成此實驗至少需要白磷多少克.(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表對一些事實的解釋中,不合理的是( 。
事實解釋
A盛夏,大明湖畔,荷香四溢分子在不停運動
B加壓條件下,石油氣液化后體積變小加壓條件下,分子的體積都變小
C水在通電條件下,可分解為氧氣和氫氣化學反應中分子是可分的
D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毫升分子間有間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距地球15~35km處,有一個臭氧層.關于臭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臭氧轉化成氧氣,發(fā)生了化學變化B.臭氧是一種純凈物
C.臭氧和氧氣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D.臭氧和氧氣的性質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根據(jù)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有①②序號的儀器名稱:①試管,②酒精燈.
(2)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的文字表達式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C和D(寫出裝置代號).
(3)裝置B是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
(4)實驗室用A、C制取并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撤導管后熄滅酒精燈,是為了防止水到流入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的炸裂.
(5)實驗室用氫氧化鈣固體和氯化銨固體加熱制取氨氣,已知氨氣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可用上述
A和E 進行制取并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