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9.如圖表示三種營養(yǎng)物質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寫出①-⑤號個消化液的名稱,以及a,b,c代表的物質名稱.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膽汁
④胰液
⑤腸液;
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 (1)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過程從口腔開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將淀粉轉化成麥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質,小腸中有腸液、胰液、膽汁,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2)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 解: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對淀粉進行初步消化,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對蛋白質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腸液中含有能夠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膽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對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夠促進脂肪的消化;分析題干中的圖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質,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膽汁,④、④⑤對三大營養(yǎng)物質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腸液.a、b、c是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終產物,分別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據題意解答.
故答案為:①唾液,②胃液,③膽汁,④胰液,⑤腸液,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

點評 解答此題一定要讀懂圖示,有一定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表示把銀邊天竺葵(葉片邊緣部分細胞中無葉綠體)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后,用黑圓紙片將C處兩面遮蓋,移入光下幾小時,再經酒精隔水加熱后,加碘液.請分析回答問題:
(1)實驗前將植株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將葉片內的淀粉運走耗盡.
(2)為什么要隔水加熱?防止溫度過高,引燃酒精.
(3)葉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熱后,葉片B處變成的顏色是黃白色,這是因為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去了.黃白色.
(4)滴加碘液后只有B處變藍,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淀粉
葉片A、C處不變藍的原因是:
AA處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產生淀粉
C沒有光照,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淀粉產生,所以不變藍
(5)B、C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照,得出的結論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6)請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能}$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簡圖.
(1)該食物網中最長的食物鏈是草→是吃昆蟲→青蛙→蛇→鷹.
(2)該食物網中生物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一起,構成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
(3)如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有害物質污染.那么單位體重中含有有害物質最多的動物是鷹.
(4)如果人類長期大肆捕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蛇和青蛙.那么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穩(wěn)定性會破壞嗎?會破壞,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下列各組中都屬于生物的一組是( 。
A.含羞草、蘑菇、生長浮萍的水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貓、蘑菇、細菌D.蝴蝶、小鳥、慢慢長大的鐘乳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屬于多細胞生物引起人感染臂癬、足癬的微生物是(  )
A.寄生蟲B.真菌C.病毒D.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脂肪在人體消化道的小腸中,最終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體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下面給出的是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所要經過的步驟,請按照先后次序,用數字排序:②③①⑥⑤④.
①制定計劃      ②提出問題       ③作出假設
④表達與交流     ⑤得出結論       ⑥實施計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美國科學家G.Engelmann,用水綿進行了光合作用的實驗:把載有水綿和有氧呼吸型細菌的臨時水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里,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并通過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細菌向葉綠體被光束照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的受光部位周圍.這個實驗能說明光合作用(  )
備選答案光合原料光合產物外界條件光合場所
AH2O和CO2有機物和O2葉綠體
BO2葉綠體
C葉綠體
DO2一定的溫度和光照葉綠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下表為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研究“一個小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動物數量和植物數量關系”的實驗數據.實驗中使用了以下實驗用具:有蓋玻璃瓶、小魚、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經紗布過濾的池水,并把這五個生態(tài)瓶均放在實驗室窗臺上,并使它們所處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編號小魚(條)水草(棵)實驗結果
生態(tài)瓶l號412小魚存活8天
生態(tài)瓶2號48小魚存活6天半
生態(tài)瓶3號44小魚存活3天半
生態(tài)瓶4號42小魚第2天上午死亡2條,第2大F午死亡2條
生態(tài)瓶5號40小魚于當天下午和晚上相繼死亡
請分析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
(1)小生態(tài)瓶1~4號均可以看作是一個小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這些小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消費者的生物是動物屬于生產者的生物是綠色植物池水、沙子中的細菌等微生物是分解者.
(2)比較生態(tài)瓶l號和2號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植物數量比較多時,動物存活的時間相對較長由生態(tài)瓶5號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沒有綠色植物,動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態(tài)瓶l~5號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動物數量與植物數量的關系應是:動物數量一般大于(填寫“大于”或“小于”)植物數量.
(4)生態(tài)瓶l號的動物雖然存活時間最長,但最后還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種類數量不能達到一種真正的平衡,自我調節(jié)能力比較差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