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一個常見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諺語云:“萬物生長靠太陽”.陽光是農作物進行作用的能量來源.陽光也是影響農作物的因素.
(2)水稻、雞、鴨、牛和人可通過食物聯(lián)系構成一個
(3)家畜、家禽以及人的糞便中的有機物需通過作用轉變成無機物,才能被農作物利用.
(4)該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式圖表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成分之間具有相互的關系.
【答案】
(1)光合;非生物
(2)食物網
(3)分解者(或“細菌和真菌”)
(4)依存和制約
【解析】(1)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因此,陽光是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陽光也是影響農作物的非生物因素.(2)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形成食物鏈.多條食物鏈構成食物網,因此水稻、雞、鴨、牛和人可通過食物聯(lián)系構成一個食物網.(3)家畜、家禽以及人的糞便中的有機物需通過分解作用轉變成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才能被農作物利用”.(4)該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式圖表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成分之間具有相互依存和制約的關系.
所以答案是:(1)光合;非生物
(2)食物網
(3)分解者(或細菌和真菌)
(4)依存和制約(只要答出“依存”即可得分)
【考點精析】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利用食物鏈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動物;植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1)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數(shù)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 ,在此食物網中,總共有_______條食物鏈,請寫出最長一條食物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所有生物若要構成一個良好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還缺少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如果鼠的數(shù)量減少,短期內蛇的數(shù)量將_____________。
蛇和鼠之間是___________關系。
(4)鷹體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是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_______和_______。
(6)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__________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認真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C的體內有氣囊能夠輔助呼吸,所以C能夠進行特有的呼吸方式即 。
(2)D的體表有 ,用 呼吸,用 游泳,通過 的擺動提供運動時的動力。
(3)B動物的體溫 ,體表 ,用 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心率與心輸出量的描述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
A.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shù)叫心率
B.心輸出量是指心臟每分鐘輸出的血液量
C.兒童時期心率比成年人較低
D.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率叫平常人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技能訓練:下圖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請據圖回答:
(1)圖中B、C、D各表示的器官是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A部位所含的消化酶是______________,C部位所含的消化酶是_____________。
(3)曲線X和Y各表示何種物質的消化過程?X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
(4)淀粉開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蛋白質開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脂肪開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填標號)
(5)在D部位三條曲線都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