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西城區(qū))已知:AB為⊙O的直徑,P為AB延長線上的一個動點,過點P作⊙O的切線,設切點為C.

(1)當點P在AB延長線上的位置如圖1所示時,連接AC,作∠APC的平分線,交AC于點D,請你測量出∠CDP的度數(shù);
(2)當點P在AB延長線上的位置如圖2和圖3所示時,連接AC,請你分別在這兩個圖中用尺規(guī)作∠APC的平分線(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設此角平分線交AC于點D,然后在這兩個圖中分別測量出∠CDP的度數(shù);猜想:∠CDP的度數(shù)是否隨點P在AB延長線上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請對你的猜想加以證明.
【答案】分析:(1)利用量角器測量即可;
(2)連接BC,根據(jù)弦切角與它所夾弧所對的圓周角的關系,可以判斷∠1=∠A,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內(nèi)角的和求出各角之間的關系.
解答:解:(1)測量結果:∠CDP=45°,圖2中的測量結果:∠CDP=45°,圖3中的測量結果:∠CDP=45°.

(2)猜想:∠CDP=45°為確定的值,∠CDP的度數(shù)不隨點P在AB延長線上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證法一:連接BC
∵AB是⊙O直徑
∴∠ACB=90°
∵PC切⊙O于點C
∴∠1=∠A
∵PD平分∠APC
∴∠2=∠3
∵∠4=∠1+∠2,∠CDP=∠A+∠3
∴CDP=45°
∴猜想正確.
證法(二):連接OC
∵PC切⊙O于點C
∴PC⊥OC
∴∠1+∠CPO=90°
∵PD平分∠APC
∴∠2=∠CPO
∵OA=OC
∴∠A=∠3
∵∠1=∠A+∠3
∴∠A=∠1
∴∠CDP=∠A+∠2=(∠1+∠CPO)=45°
∴猜想正確.
點評:此題是一道探索性題目,先進行測量,根據(jù)測量結果進行推測,然后根據(jù)弦切角定理和三角形內(nèi)角與外角的關系進行證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2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2•西城區(qū))(1)已知:關于x、y的方程組有兩個實數(shù)解.求m的取值范圍;
(2)在(1)的條件下,若拋物線y=-(m+1)x2+(m-5)x+6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點C,且△ABC的面積等于12,確定此拋物線及直線y=(m+1)x-2的解析式;
(3)你能將(2)中所得的拋物線平移,使其頂點在(2)中所得的直線上嗎?請寫出一種平移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2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反比例函數(shù)》(02)(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2•西城區(qū))如果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經(jīng)過點P(-3,1),那么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2年北京市西城區(qū)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2•西城區(qū))(1)已知:關于x、y的方程組有兩個實數(shù)解.求m的取值范圍;
(2)在(1)的條件下,若拋物線y=-(m+1)x2+(m-5)x+6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點C,且△ABC的面積等于12,確定此拋物線及直線y=(m+1)x-2的解析式;
(3)你能將(2)中所得的拋物線平移,使其頂點在(2)中所得的直線上嗎?請寫出一種平移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2年北京市西城區(qū)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2•西城區(qū))如果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經(jīng)過點P(-3,1),那么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2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2•西城區(qū))已知:如圖,D、E是△ABC的邊AB、AC上的點,∠A=35°,∠C=85°,∠AED=60°.求證:AD•AB=AE•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