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點P是△ABC的中線AD上的任意一點(不與點A重合.將線段AP繞點A逆時針旋轉到AQ,使∠PAQ=∠BAC,連接BP,CQ
(1)求證:BP=CQ.
(2)設直線BP與直線CQ相交于點E,∠BAC=α,∠BEC=β,
①若點P在線段AD上移動(不與點A重合),則“α與β之間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②若點P在直線AD上移動(不與點A重合).則α與β之間有怎樣的數量關系?請直接寫出你的結論.
分析:(1)由∠PAQ=∠BAC,等式左右兩邊都減去∠PAC,得到∠BAP=∠CAQ,由旋轉得到AP=AQ,再由AB=AC,利用SAS得出△ABP≌△ACQ,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可得證;
(2)①若點P在線段AD上移動(不與點A重合),α=β,理由為:由(1)知△ABP≌△ACQ,得到對應角∠ABP=∠ACQ,再由一對對應角相等,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得到∠BAC=∠BEC,即α=β;
②若點P在直線AD上移動(不與點A重合),如圖所示,同理可得α與β之間相等或互補.
解答:(1)證明:∵∠PAQ=∠BAC,
∴∠PAQ-∠PAC=∠BAC-∠PAC,即∠BAP=∠CAQ,
在△ABP和△ACQ中,
AB=AC
∠BAP=∠CAQ
AP=AQ
,
∴△ABP≌△ACQ(SAS),
∴BP=CQ;
(2)解:①若點P在線段AD上移動(不與點A重合),此時α=β,理由如下:
由(1)知△ABP≌△ACQ,
∴∠ABP=∠ACQ,
在△ABO和△ECO中,∠AOB=∠EOC,∠ABP=∠ACQ,
∴∠BAC=∠BEC,即α=β;
②若點P在直線AD上移動(不與點A重合),α與β之間的數量關系是相等或互補,
相等理由同①;互補理由為:如圖所示,
由(1)知△ABP≌△ACQ,
∴∠ABP=∠ACQ,
又∠ACQ=∠ECO,
∴∠ABP=∠ECO,又∠EOC=∠AOB,
∴△ECO∽△AOB,
∴∠CEO=∠OAB,
∵∠PEQ+∠CEO=180°,
∴∠PEQ+∠BAC=180°,即α+β=180°.
點評:此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利用了轉化及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探究型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34、已知:如圖,在AB、AC上各取一點,E、D,使AE=AD,連接BD,CE,BD與CE交于O,連接AO,∠1=∠2,
求證:∠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3•啟東市一模)已知,如圖,在Rt△ABC中,∠C=90°,∠BAC的角平分線AD交BC邊于D.
(1)以AB邊上一點O為圓心,過A,D兩點作⊙O(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再判斷直線BC與⊙O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若(1)中的⊙O與AB邊的另一個交點為E,半徑為2,AB=6,求線段AD、AE與劣弧DE所圍成的圖形面積.(結果保留根號和π)《根據2011江蘇揚州市中考試題改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在△ABC中,∠C=120°,邊AC的垂直平分線DE與AC、AB分別交于點D和點E.
(1)作出邊AC的垂直平分線DE;
(2)當AE=BC時,求∠A的度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如圖,在AB、AC上各取一點E、D,使AE=AD,連接BD,CE,BD與CE交于O,連接AO,∠1=∠2,
求證:∠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專項題 題型:證明題

已知:如圖,在AB、AC上各取一點,E、D,使AE=AD,連結BD,CE,BD與CE交于O,連結AO,
           ∠1=∠2;
求證:∠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