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ABC的三邊長分別為30,48,50,以它的三邊中點(diǎn)為頂點(diǎn)組成第一個(gè)新三角形,再以第一個(gè)新三角形三邊中點(diǎn)為頂點(diǎn)組成第二個(gè)新三角形,如此繼續(xù),則第6個(gè)新三角形的周長為2.

分析 根據(jù)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依次可求得第二個(gè)三角形和第三個(gè)三角形的周長,可找出規(guī)律,進(jìn)而可求得第6個(gè)三角形的周長.

解答 解:
如圖,∵E、F分別為AB、AC的中點(diǎn),
∴EF=$\frac{1}{2}$BC,同理可得DF=$\frac{1}{2}$AC,DE=$\frac{1}{2}$AB,
∴EF+DF+DE=$\frac{1}{2}$(AB+BC+CA),
即△DEF的周長=$\frac{1}{2}$△ABC的周長,
∴第二個(gè)三角形的周長是原三角形周長的$\frac{1}{2}$,
同理可得△GHI的周長=$\frac{1}{2}$△DEF的周長=$\frac{1}{4}$△ABC的周長=($\frac{1}{2}$)2△ABC的周長,
∴第三個(gè)三角形的周長是原三角形周長的($\frac{1}{2}$)2,
∴第六個(gè)三角形的周長是原三角形周長的($\frac{1}{2}$)5=$\frac{1}{32}$,
∵原三角形的三邊長為30,48,50,
∴原三角形的周長為128,
∴第一個(gè)新三角形的周長為64,
∴第六個(gè)三角形的周長=64×$\frac{1}{32}$=2
故答案為:2.

點(diǎn)評 本題主要考查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掌握三角形中位線平行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在△ABC中,AB=3,BC=5,CA=6,A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C、BC于點(diǎn)D、E,則△ABE的周長為( 。
A.8B.9C.10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C與BD交于點(diǎn)O,點(diǎn)E是BC邊上的中點(diǎn),AB=6,則O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在?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diǎn)O,且OA=OB,若AD=4,∠AOD=60°,則AB的長為( 。
A.4$\sqrt{3}$B.2$\sqrt{3}$C.8D.8$\sqr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在△ABC中,點(diǎn)D,E分別是邊AB,AC的中點(diǎn),AF⊥BC,垂足為點(diǎn)F,∠ADE=30°,DF=4,則BF的長為(  )
A.4B.8C.2$\sqrt{3}$D.4$\sqr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在△ABC中,∠A=36°,AB=AC,AB的垂直平分線OD交AB于點(diǎn)O,交AC于點(diǎn)D,連接BD,以下結(jié)論:
①∠C=2∠A;
②BD平分∠ABC;
③S△BCD=S△BDO
④點(diǎn)D到線段BC的距離等于線段OD的長.
其中正確的是①②④(把所有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都填在橫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為測池塘AB的寬度,在池塘外選一點(diǎn)P,分別取線段PA、PB的中點(diǎn)C、D,測得CD的長就能知道AB的長.其中的數(shù)學(xué)根據(jù)是三角形的中位線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計(jì)算正確的是( 。
A.3$\sqrt{2}$-2$\sqrt{3}$=1B.$\root{3}{-27}$=-3C.|$\sqrt{2}$-$\sqrt{3}$|+$\sqrt{2}$=2$\sqrt{2}$-$\sqrt{3}$D.($\sqrt{3}$+$\frac{1}{\sqrt{3}}$)÷$\sqrt{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已知E、F、G、H分別為菱形ABCD四邊的中點(diǎn),AB=4cm,∠ABC=60°,則四邊形EFGH的面積為4$\sqrt{3}$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