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寧夏)在?ABCD中,P是AB邊上的任意一點,過P點作PE⊥AB,交AD于E,連結CE,CP.已知∠A=60°;
(1)若BC=8,AB=6,當AP的長為多少時,△CPE的面積最大,并求出面積的最大值.
(2)試探究當△CPE≌△CPB時,?ABCD的兩邊AB與BC應滿足什么關系?
分析:(1)延長PE交CD的延長線于F,設AP=x,△CPE的面積為y,由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利用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得到AB=DC,AD=BC,在直角三角形APE中,根據(jù)∠A的度數(shù)求出∠PEA的度數(shù)為30度,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表示出AE與PE,由AD-AE表示出DE,再利用對頂角相等得到∠DEF為30度,利用30度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表示出DF,由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得到∠F為直角,表示出三角形CPE的面積,得出y與x的函數(shù)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即可得到三角形CPE面積的最大值,以及此時AP的長;
(2)由△CPE≌△CP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得到BC=CE,∠B=∠PEC=120°,進而得出∠ECD=∠CED,利用等角對等邊得到ED=CD,即三角形ECD為等腰三角形,過D作DM垂直于CE,∠ECD=30°,利用銳角三角形函數(shù)定義表示出cos30°,得出CM與CD的關系,進而得出CE與CD的關系,即可確定出AB與BC滿足的關系.
解答:解:(1)延長PE交CD的延長線于F,
設AP=x,△CPE的面積為y,
∵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
∴AB=DC=6,AD=BC=8,
∵Rt△APE,∠A=60°,
∴∠PEA=30°,
∴AE=2x,PE=
3
x,
在Rt△DEF中,∠DEF=∠PEA=30°,DE=AD-AE=8-2x,
∴DF=
1
2
DE=4-x,
∵AB∥CD,PF⊥AB,
∴PF⊥CD,
∴S△CPE=
1
2
PE•CF,
即y=
1
2
×
3
x×(10-x)=-
3
2
x2+5
3
x,
配方得:y=-
3
2
(x-5)2+
25
3
2
,
當x=5時,y有最大值
25
3
2
,
即AP的長為5時,△CPE的面積最大,最大面積是
25
3
2
;

(2)當△CPE≌△CPB時,有BC=CE,∠B=∠PEC=120°,
∴∠CED=180°-∠AEP-∠PEC=30°,
∵∠ADC=120°,
∴∠ECD=∠CED=180°-120°-30°=30°,
∴DE=CD,即△EDC是等腰三角形,
過D作DM⊥CE于M,則CM=
1
2
CE,
在Rt△CMD中,∠ECD=30°,
∴cos30°=
CM
CD
=
3
2

∴CM=
3
2
CD,
∴CE=
3
CD,
∵BC=CE,AB=CD,
∴BC=
3
AB,
則當△CPE≌△CPB時,BC與AB滿足的關系為BC=
3
AB.
點評:此題考查了四邊形的綜合題,涉及的知識有: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以及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是一道多知識點綜合的探究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寧夏)在Rt△ABC中,∠ACB=90°,D是AB邊上的一點,以BD為直徑作⊙O交AC于點E,連結DE并延長,與BC的延長線交于點F.且BD=BF.
(1)求證:AC與⊙O相切.
(2)若BC=6,AB=12,求⊙O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8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四邊形》(09)(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3•寧夏)在矩形ABCD中,點E是BC上一點,AE=AD,DF⊥AE,垂足為F;
求證:DF=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湖北省黃石市九年級6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3•寧夏)在矩形ABCD中,點E是BC上一點,AE=AD,DF⊥AE,垂足為F;
求證:DF=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8年湖北省荊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3•寧夏)在矩形ABCD中,點E是BC上一點,AE=AD,DF⊥AE,垂足為F;
求證:DF=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