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首先測出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是(  )
A.牛頓B.焦耳C.阿基米德D.托里拆利

分析 按物理學家的貢獻、主要成就,逐一分析各選項然后選出正確的.

解答 解:A、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用引力定律,故A錯誤.
B、焦耳研究得出了焦耳定律,故B錯誤;
C、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了阿基米德原理,故C錯誤.
D、托里拆利第一次測出大氣壓,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理規(guī)律及其對應的科學家,考查的是物理學史,屬于基礎知識,平時在學習過程中應加強記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已知物體重為200N,人用125N的拉力向下拉動繩子,5s內可使物體勻速上升2m,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甲乙兩個滑輪組如圖所示,其中每一個滑輪的重力都為5N,用它們分別將重物G1、G2提高1m,且G1=G2=2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滑輪組拉力做的功相同
B.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C.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
D.滑輪組提起不同重物,機械效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

(1)小明剛開始拉木塊時,他的水平拉力逐漸增大,但木塊仍靜止,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在變大,那么這一過程中木塊所受的摩擦力變大(選“變大”、“變小”或“不變”).
(2)小明增大拉力后,木塊被拉動了,而且越來越快,小明讀出某一時刻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N,他認為這時的摩擦力大小為2N,老師指出了他操作中的錯誤是木塊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
(3)改正錯誤后,小明順利地完成了探究過程,比較甲、丙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4)小明又添一塊玻璃板,斜面及小車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如圖丁,讓小車以相同速度分別滑上三種“路面”,記下小車停下的位置,測出小車在水平“路面”上運動的路程,并記入下表.
實驗序號“路面”材料小車運動的路程(cm)
1玻璃110
2木板70
3毛巾40
三次實驗中,小車在粗糙木板表面上停止的最快,為了推理得出牛頓第一定律,實驗順序應調整為3、2、1(填實驗序號).
(5)為了“探究小車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選取同一個路面,并將小木塊放在A處,小木塊的作用是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屝≤噺男泵娌煌咛幱伸o止滑下,是為了探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實驗中為了保證質量不變,應始終使用同一個小車;實驗表明,質量相同時,小車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兩位搬運工人均從一樓搬運物體到三樓,樓層高度相同.
(1)圖甲ab是采用做相同的功,比較做功時間方法比較做功快慢的.
(2)圖乙ab是采用在相同時間內,比較做功的多少方法比較做功做功快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用力分別勻速提升質量相同的鐵塊和鋁塊,提升的高度之比為3:2,所用的時間之比為2:1,則兩次拉力的功率之比為(  )
A.3:1B.3:4C.6:1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自行車上坡以前要加緊蹬幾下,目的是:自行車的質量一定,上坡前加緊蹬車能增大車的動能,上坡時此能量轉化成的重力勢能就多,因此自行車上坡的高度就大;
(2)如圖1所示的是指甲剪刀,O是OAB勾股的支點.OAB勾股屬于省力(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使用它時要費力,請在圖中畫出動力臂;
(3)如圖所示的輕質杠桿AB,OA=0.2m,OB=0.6m,物體M所受地面支持力為120N.小雨在B端施加60N的力使杠桿水平平衡,則物體M受到的重力G=3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甲圖中小燈泡上標有“2.5V,0.75W”的字樣,開關閉合前,電壓表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 。
A.電源電壓為4.5VB.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A
C.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8ΩD.滑動變阻器的功率為0.5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人們站在輕軌站等車時,需要站在“安全線”以外,這是因為輕軌列車通過時速度較快,導致附近的空氣流速變大而使氣壓變。ㄌ睢白兇蟆、“變小”或“不變”),容易把人“吸向”列車發(fā)生安全事故;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