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5.如圖所示,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實驗過程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便能測量出滑動摩擦力的大。
(2)在甲、乙、丙所示圖中,分別用F1=1N,F2=2N,F3=1.5N的拉力,拉著物塊A勻速前進.分析甲、乙兩圖可得: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分析甲、丙兩圖可得: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大量實驗進一步證明: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圖中物塊A上疊放一塊與A相同的物塊B,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塊A,使物塊B隨A一起勻速前進(如圖丁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4,則F4=3N.

分析 (1)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的知識進行分析,一對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2)分析三幅圖中的控制的量和改變的量結合測力計的示數得出結論;
(3)根據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結合丙圖的示數得出結論.

解答 解:
(1)實驗過程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和摩擦力平衡,大小才相等;
(2)甲、乙兩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壓力大于甲的壓力,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可得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甲、丙兩圖,壓力相同,丙比甲接觸面粗糙,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可得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丁與丙的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丁的壓力是丙的2倍,所以摩擦力是丙的2倍,拉力也是丙的2倍,應為1.5N×2=3N.
故答案為:(1)水平;勻速直線;(2)壓力;甲、丙; (3)3.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注意實驗中應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以及二力平衡原理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現象對應說法正確的是( 。
A.
草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B.
冰凍衣服晾干是凝華現象
C.
樹枝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
河面上的冰化成水是升華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深秋的早晨起床時可看到房間玻璃窗上有許多小水珠,這些水珠在窗玻璃朝房內(填“房內”或“房外”)的一側,這是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使水蒸氣液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放映電影時,要把畫面投射到白色粗糙的銀幕上,而不是投射到平面鏡上,這是因為粗糙的銀幕對射來的光產生漫反射,平面鏡對射來的光產生鏡面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某小組同學研究盛有足夠多液體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體前、后(液體未溢出),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增加量△F和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增加量△F的大小關系.他們先后將質量m和體積V不同的物體放入盛有酒精的柱形容器中,并測得△F和△F,相關數據見表一、表二.
表一所盛液體: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實驗序號m(克)V(厘米3△F(牛)△F(牛)
1401000.40.4
2601000.60.6
3801000.80.8
41601001.60.8
52401002.40.8
表二所盛液體: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實驗序號m(克)V(厘米3△F(牛)△F(牛)
6602000.60.6
7802000.80.8
81602001.61.6
92402002.41.6
103202003.21.6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與6、3與7、4與8或5與9中的相關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盛有足夠多液體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體前、后(液體未溢出),△F與V無關.
②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m和△F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盛有足夠多液體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體前、后(液體未溢出),△F與m成正比.
③進一步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到的合理猜想是:盛有足夠多液體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體前、后(液體未溢出),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或等于酒精密度時,△F和△F的大小相等.
請在表三中填入擬進行實驗的數據及相關條件,以達到能結合表一、表二驗證上述猜想.
表三所盛液體:
實驗序號m(克)V(厘米3△F(牛)△F(牛)
1180100//
12100100//
13100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小明通過前面物理知識的學習,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在活動課中,他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手指(圖甲),看到手指放大的像;然后再用它觀察遠處的房屋(圖乙),看到房屋縮小的像.他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進行猜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物體距離凸透鏡距離有關.
【設計并進行實驗】
(1)小明在圖丙所示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物體到凸透
鏡的距離/cm
光屏上像到凸
透鏡的距離/cm
光屏上像
的大小
14013.5縮小
23015縮小
32020等大
41530放大
510光屏上沒有像
68光屏上沒有像
(2)實驗中,當小明用白紙遮掉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時,光屏上成像的情況是C
A.只出現燭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現燭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變暗些D.成像情況像不受任何影響
(3)若小明改用焦距為12cm的另一凸透鏡重做第4次實驗,保持燭焰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他應將光屏向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
【結論與應用】分析數據可知:
(1)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2)成實像時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3)結合上述實驗,小明想起有一次他用手機自拍桿夾著手機照相時,架夾沒夾正,結果拍出來的照片有手機自拍桿架夾的相,這說明自拍桿架夾處于手機攝像頭大于二倍焦距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有一塊金、銅合金塊,是用等質量的金與銅合成的,已知ρ=19.3×103千克/米3,ρ=8.9×103千克/米3,則可知此合金密度約為12.2克/厘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小雨在公園游玩時,看到一個丟棄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進了水,就可能會成為森林火災的元兇,于是她撿起瓶子丟進了垃圾筒.這其中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是裝有水的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
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3×103m/s
C.教室周圍植樹可以減弱噪聲
D.看電視時調節(jié)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