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W、X、Y、Z、R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Y2是紅棕色氣體;X與氫元素可形成XH3;Z基態(tài)原子的M層與K層電子數(shù)相等;W是形成有機物種類最多的元素;R2+的3d軌道中有9個電子.請回答:
(1)Y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4;Y和W形成的三原子分子是非極性(填“極性”或“非極性”)分子.
(2)X與氫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XH3的中心原子雜化軌道類型為sp3雜化,XH3的立體構型是三角錐形.
(3)Z所在周期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主族元素Q名稱氯元素.比較沸點高低:XY2<ZY.
(4)Z與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圖1所示,晶胞中陰離子與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是2:1.
(5)R晶胞結構如圖2所示,R晶體中每個R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R原子數(shù)目為12.

分析 W、X、Y、Z、R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Y2是紅棕色氣體,為NO2,則X是N、Y是O元素;X與氫元素可形成NH3;
Z基態(tài)原子的M層與K層電子數(shù)相等,則Z為Mg元素;W是形成有機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為C元素;
R2+的3d軌道中有9個電子,則R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2+8+17+2=29,為Cu元素;
(1)Y為O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根據(jù)構造原理書寫O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中心重合的分子為非極性分子,不重合的分子為極性分子;
(2)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原子雜化方式及微?臻g構型;
(3)Z是Mg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
熔沸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4)利用均攤分計算該晶胞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之比;
(5)Cu晶胞為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每個Cu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Cu原子數(shù)目=3×8÷2.

解答 解:W、X、Y、Z、R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Y2是紅棕色氣體,為NO2,則X是N、Y是O元素;X與氫元素可形成NH3;
Z基態(tài)原子的M層與K層電子數(shù)相等,則Z為Mg元素;W是形成有機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為C元素;
R2+的3d軌道中有9個電子,則R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2+8+17+2=29,為Cu元素;
(1)Y為O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根據(jù)構造原理書寫O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中心重合的分子為非極性分子,不重合的分子為極性分子,Y和W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為CO2,是直線形分子,該分子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
故答案為:1s22s22p4;非極性;
(2)NH3分子中N原子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是4且含有一個孤電子對,所以該分子中中心原子雜化軌道類型為sp3雜化,NH3的立體構型是三角錐形,故答案為:sp3;三角錐形;
(3)Z是Mg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Mg位于第三周期,該周期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氯元素;
熔沸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NO2是分子晶體、MgO是離子晶體,所以熔沸點XY2<ZY,
故答案為:氯元素;<;
(4)該晶胞中陽離子個數(shù)=1+8×$\frac{1}{8}$=2、陰離子個數(shù)=2+4×$\frac{1}{2}$=4,所以陰陽離子個數(shù)之比=4:2=2:1,
故答案為:2:1;
(5)Cu晶胞為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每個Cu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Cu原子數(shù)目=3×8÷2.=12,
故答案為:12.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結構和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涉及晶胞計算、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微粒空間構型判斷等知識點,側重考查學生推斷、計算及空間想象能力,明確物質(zhì)結構、原子結構及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等知識點是解本題關鍵,注意(5)題的計算,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硝酸鋁是一種常用皮革鞣劑.工業(yè)上用鋁灰(主要合Al、Al2O3、Fe2O3等)制取硝酸鋁晶體[Al(NO33﹒nH2O]的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用NaOH固體配制30%的NaOH溶液,所需的玻璃儀器除燒杯外,還有b.
a容量瓶    b量筒    c.燒瓶
(2)反應Ⅱ中為避免鋁的損失,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控制反應終點(或硝酸的用量).
(3)從反應Ⅲ所得溶液中得到硝酸鋁晶體的步驟依次是:減壓蒸發(fā)、冷卻結晶、過濾、洗滌、低溫烘干.
(4)有人建議將反應Ⅱ、Ⅲ合并以簡化操作,說明工業(yè)上不采用這種方法的原因產(chǎn)物中雜質(zhì)NaNO3的含量較高.
(5)某同學在實驗室用鋁灰制各硝酸鋁晶體,其流程如下:

氫氧化物Fe(OH)3Al(OH)3
開始沉淀pH1.94.2
沉淀完全pH3.25.4
調(diào)節(jié)pH的目的是將Fe3+轉化為Fe(OH)3沉淀除去.
為使得到的硝酸鋁晶體較純凈,所用的X物質(zhì)可以是BC(填編號).
A.氨水          B.鋁         c.氫氧化鋁     D.偏鋁酸鈉
(6)該實驗室制法與工業(yè)上制法相比,其缺點是產(chǎn)生大量污染性氣體NO等.
(7)稱取7.392g硝酸鋁晶體樣品,加熱灼燒使其分解完全,最終得到1.020gAl2O3,計算硝酸鋁晶體樣品中結晶水的數(shù)目為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為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雜質(zhì),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步驟如下(用于沉淀的試劑稍過量)
稱取粗鹽$→_{①}^{操作A}$$→_{②}^{BaCl_{2}}$$→_{③}^{NaOH}$$→_{④}^{Na_{2}CO_{3}}$$→_{⑤}^{操作B}$濾液$→_{⑥}^{適量鹽酸}$$→_{⑦}^{蒸發(fā)、結晶、烘干}$精鹽
(1)判斷BaCl2已過量的方法是取第②步后的上層清液1~2滴于滴定板上(或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變渾濁,則表明BaCl2已過量
(2)第①步中,操作A是溶解,第⑤步中,操作B過濾.
(3)第④步中,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設粗鹽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為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4)若先用鹽酸調(diào)pH再過濾,將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影響,其原因是在此酸度條件下,會有部分沉淀溶解,從而影響制得精鹽的純度
(5)為檢驗精鹽純度,需配制250mL 0.2mol/L NaCl(精鹽)溶液,上圖是該同學轉移溶液的示意圖,圖中的錯誤是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 A和3mol B,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
A(s)+3B(g)?2C(g)
若經(jīng)3s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1,下列選項說法正確的組合是( 。
①用A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mol•L-1•s-1;
②用B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4mol•L-1•s-1;
③3s時生成C的物質(zhì)的量為1.2mol;
④3s時B的濃度為0.6mol•L-1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配置240ml 0.5mol/L的NaOH溶液所需要溶質(zhì)NaOH的質(zhì)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X(g)+Y(g)?Z(g)△H=-197kJ•mol-1,若將2mol X和1mol Y充入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10min,測得X的物質(zhì)的量為1.4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0min內(nèi),反應放出的熱量為197kJ熱量
B.10min內(nèi),X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6mol•L-1•min-1
C.第10min時,Y的反應速率小于0.015mol•L-1•min-1(假如體系溫度不變)
D.第10min時,Z濃度為0.6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氫氧化鈉固體配制480mL0.1mol/LNaOH溶液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膠頭滴管、500mL容量瓶、燒杯
B.需要稱量氫氧化鈉固體1.92g
C.沒有等溶液冷卻就轉移將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D.洗凈的容量瓶不需要干燥就能使用,但使用前需檢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如圖1.

I.若Y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層數(shù)的3倍.
(1)W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Z、W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HClO4>H2SO4(填化學式).
(3)白磷(P4)在W2氣體中燃燒可生成液態(tài)丙分子,也可生成固態(tài)丁分子.已知丙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均是8電子結構,丙的結構式是.白磷固體和W2氣體反應,生成1mol液態(tài)丙時,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frac{1}{4}$P4(s)+$\frac{3}{2}$Cl2(g)=PCl3(l)△H=-akJ/mol.已知1mol白磷固體和W2氣體反應,生成固態(tài)丁時,放熱bkJ,則1mol固態(tài)丁轉化為液態(tài)丙時的△H=($\frac{1}{4}$b-a)KJ/mol.
II.若Y和Z的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為20.
(1)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的Y的氫化物電子式為
(2)W的一種單質(zhì)溶于足量濃硝酸,反應過程轉移電子物質(zhì)的量是該單質(zhì)的20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4+20HNO3(濃)=20NO2↑+4H3PO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約為6.02×1023 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3 g鈉與足量丙三醇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0.3×6.02×1023
B.標準狀況下,22.4 L乙醇的共價鍵數(shù)為8×6.02×1023
C.標準狀況下,5.6 L甲醛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4×6.02×1023
D.100 mL 1 mol•L-1醋酸溶液中,H+的個數(shù)為0.1×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