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Mg條、Al條平行插入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中,用導線、電流計連接成原電池,此電池工作時,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Mg比Al活潑,Mg 失去電子被氧化成Mg2+
B. 負極反應式為:Al+4OH﹣﹣3e﹣=AlO2﹣+2H2O
C. 該電池的內外電路中,電流均是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
D. Al是電池陰極,開始工作時溶液中會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
考點: 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
專題: 電化學專題.
分析: 該裝置中,鋁易失電子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Al+4OH﹣﹣3e﹣=AlO2﹣+2H2O,正極上水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電池反應式為2Al+2NaOH+2H2O=3H2↑+2NaAlO2,內電路中通過離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解答: 解:A.該裝置中,鋁易失電子而作負極,Mg作正極,正極上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故A錯誤;
B.負極上電極反應式為Al+4OH﹣﹣3e﹣=AlO2﹣+2H2O,故B正確;
C.外電路中通過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內電路中通過離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故C錯誤;
D.該裝置是原電池,鋁作負極,電池反應式為2Al+2NaOH+2H2O=3H2↑+2NaAlO2,所以沒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原電池原理,正確判斷原電池正負極是解本題關鍵,根據各個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及電流的形成原因來分析解答,注意:不能根據金屬的活潑性強弱判斷正負極,要根據失電子的難易程度判斷正負極,為易錯點.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存在下列幾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 不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 B. 只能是復分解反應
C. 可能是化合反應 D. 不可能是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學常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應條件略去),其中A、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請回答:
(1)若Y是黃綠色氣體,則Y的電子式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若A為非金屬單質,構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B的溶液為某濃酸,則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3)若A為金屬單質,常溫下A在B的濃溶液中“鈍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學式是NO.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兩種金屬陽離子的物質的量恰好相等,則被還原的X是 mol.
(4)若A、B、X、Y均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為黃色.則A與B按物質的量之比1:4恰好反應后,溶液中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無色溶液中,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a2+、K+、Cl﹣、NO3﹣ B. Ag+、Na+、NO3﹣、Cl﹣
C. Cu2+、K+、SO42﹣、Cl﹣ D. Ba2+、NH4+、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試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室制備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
(1)將氯氣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請結合化學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描述解釋其中的原因 ,;
(2)若該實驗中有87g MnO2完全反應,產生的Cl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多少升?(寫出計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可以說明金屬甲比乙活潑性強的是()
A. 將甲乙作電極組成原電池時甲是負極
B. 甲和乙用導線連接插入稀鹽酸溶液中,乙溶解,甲上有H2氣放出
C.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甲比乙失去的電子多
D. 同價態(tài)的陽離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鉛蓄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在放電時,正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SO42﹣(aq)﹣2e﹣=PbSO4(s)
B. 在放電時,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鉛板
C. 在充電時,電池中硫酸的濃度不斷變小
D. 在充電時,陽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O4(s)+2e﹣=Pb(s)+SO42﹣(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領域中應用廣泛.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硅單質可用來制造太陽能電池
B. 裝堿性溶液的玻璃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
C.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導纖維的材料
D. 二氧化硅屬于酸性氧化物,不能與任何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同溫同壓下,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H1>△H2的是()
A. 2H2(g)+O2(g)═2H2O(l)△H1;2H2(g)+O2(g)═2H2O(g)△H2
B. S(g)+O2(g)═SO2(g)△H1;S(s)+O2(g)═SO2(g)△H2
C. C(s)+O2(g)═CO(g)△H1;C(s)+O2(g)═CO2(g)△H2
D. H2(g)+Cl2(g)═2HCl(g)△H1;H2(g)+Cl2(g)═HCl(g)△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