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含有鋁、鐵、銅的合金制取純凈的氯化鋁溶液、綠礬晶體和膽礬晶體,以探索工業(yè)廢料的再利用.其實驗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合金與燒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有人認為合金與燒堿溶液形成了原電池,則作為原電池負極的物質是Al.
(2)由濾液A制AlCl3溶液的途徑有①和②兩種,你認為合理的是途徑②.由AlCl3溶液獲得AlCl3晶體的方法是將溶液低溫蒸發(fā)濃縮過濾,所得固體在氯化氫的氛圍里蒸干.
(3)用粗制氧化銅通過兩種途徑制取膽礬,與途徑③相比,途徑④明顯具有的兩個優(yōu)點是:產生等量膽礬途徑④消耗硫酸少、途徑④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
(4)通過途徑④實現用粗制氧化銅制取膽礬,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酸溶、加熱通氧氣、過濾、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自然干燥.其中“加熱通氧氣”所起的作用為2Cu+O2+4H+=2Cu2++2H2O(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5)在測定所得膽礬(CuSO4•xH2O)中結晶水x值的實驗過程中:稱量操作至少進行4次.若測定結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aef.
a.加熱溫度過高              b.膽礬晶體的顆粒較大
c.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      d.膽礬晶體部分風化
e.加熱時膽礬晶體飛濺出來    f.所用坩堝事先未干燥(潮濕)

分析 含有鋁、鐵、銅的合金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解,只有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以濾渣B為鐵和銅,濾液中含有偏鋁酸鈉與剩余的NaOH,途徑①加入足量的鹽酸得到氯化鋁溶液,途徑②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氫氧化鋁沉淀,氫氧化鋁用鹽酸溶解得到氯化鋁.濾渣B中用稀硫酸溶解,Cu不反應,過濾分離,濾渣F為Cu、濾液E中含有硫酸亞鐵,經過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等操作得到綠礬.粗制氧化銅反應得到硫酸銅,再經過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等操作得到藍礬.
(1)Al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氫氣;合金與燒堿溶液形成了原電池,Fe、Cu不與氫氧化鈉溶液溶液,則Al作負極;
(2)途徑①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Cl;應防止氯化鋁溶液在加熱蒸發(fā)過程中水解;
(3)根據消耗硫酸用量及是否生成污染空氣的氣體分析;
(4)酸性條件下,氧氣與粗制氧化銅中的Cu反應得到Cu2+,過濾除去不溶物后,經過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等操作得到藍礬;
(5)先稱量樣品與坩堝質量,再加熱分解,稱量加熱后總質量,兩次處理誤差在系統(tǒng)誤差范圍內,說明完全失去結晶水;
a.加熱溫度過高,硫酸銅可能分解;
b.膽礬晶體的顆粒較大,結晶水不能完全失去;
c.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有吸收空氣中水蒸氣;
d.膽礬晶體部分風化,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偏;
e.加熱時膽礬晶體飛濺出來,失去的晶體全部按結晶水質量計算;
f.所用坩堝事先未干燥(潮濕),沉淀結晶水的質量偏大.

解答 解:含有鋁、鐵、銅的合金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解,只有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以濾渣B為鐵和銅,濾液中含有偏鋁酸鈉與剩余的NaOH,途徑①加入足量的鹽酸得到氯化鋁溶液,途徑②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氫氧化鋁沉淀,氫氧化鋁用鹽酸溶解得到氯化鋁.濾渣B中用稀硫酸溶解,Cu不反應,過濾分離,濾渣F為Cu、濾液E中含有硫酸亞鐵,經過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等操作得到綠礬.粗制氧化銅反應得到硫酸銅,再經過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等操作得到藍礬.
(1)Al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氫氣,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合金與燒堿溶液形成了原電池,Fe、Cu不與氫氧化鈉溶液溶液,則Al作負極,
故答案為:2Al+2OH-+2H2O=2AlO2-+3H2↑;Al;
(2)途徑①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Cl,途徑②是利用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得到氯化鋁,制得氯化鋁比較純,途徑②更合理,氯化鋁溶液在加熱蒸發(fā)過程中應防止水解,具體操作為:將溶液低溫蒸發(fā)濃縮過濾,所得固體在氯化氫的氛圍里蒸干,
故答案為:途徑②;將溶液低溫蒸發(fā)濃縮過濾,所得固體在氯化氫的氛圍里蒸干;
(3)途徑③中Cu會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與二氧化硫,途徑④中Cu與硫酸、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銅,與途徑③相比,途徑④明顯具有的兩個優(yōu)點是:產生等量膽礬途徑④消耗硫酸少、途徑④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
故答案為:產生等量膽礬途徑④消耗硫酸少、途徑④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
(4)酸性條件下,氧氣與粗制氧化銅中的Cu反應得到Cu2+,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Cu+O2+4H+=2Cu2++2H2O,過濾除去不溶物后,經過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等操作得到藍礬,
故答案為:加熱濃縮、過濾;2Cu+O2+4H+=2Cu2++2H2O;
(5)先稱量樣品與坩堝質量,再加熱分解,稱量加熱后總質量,兩次處理誤差在系統(tǒng)誤差范圍內,說明完全失去結晶水,至少進行4次質量稱量;
a.加熱溫度過高,硫酸銅可能分解,測定結晶水質量偏大,導致x值偏高;
b.膽礬晶體的顆粒較大,結晶水不能完全失去,測定結晶水質量偏小,導致x值偏低;
c.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有吸收空氣中水蒸氣,測定結晶水質量偏小,導致x值偏低;
d.膽礬晶體部分風化,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偏小,導致x值偏低;
e.加熱時膽礬晶體飛濺出來,失去的晶體全部按結晶水質量計算,測定結晶水質量偏大,導致x值偏高;
f.所用坩堝事先未干燥(潮濕),沉淀結晶水的質量偏大,導致x值偏高,
故答案為:4;aef.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制備工藝流程,涉及多操作的分析評價、物質的分離提純、物質含量測定等,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注意把握實驗的操作原理和步驟,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某天然堿(純凈物)可看作由CO2和NaOH反應后的產物所組成.稱取天然堿樣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別逐滴加入相同濃度的鹽酸溶液30mL,產生CO2的體積(標準狀況)如表:
 
鹽酸液的體積(mL)30303030
樣品(g)3.324.155.817.47
二氧化碳的體積(mL)672840896672
(1)由第Ⅰ組數據中的CO2體積與樣品質量之比,可以推測用2.49g樣品進行同樣的實驗時,產生CO2504mL(標準狀況).
(2)另取3.32g天然堿樣品于300℃加熱分解至完全(300℃時Na2CO3不分解),產生CO2112mL(標準狀況)和水0.45g,計算并確定該天然堿的化學式.
(3)已知Na2CO3和HCl(aq)的反應分下列兩步進行: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HCl→NaCl+CO2↑+H2O
由上表中第Ⅳ組數據可以確定所用的HCl(aq)的濃度為2.5mol/L.
(4)依據表所列數據以及天然堿的化學式,討論并確定上述實驗中CO2(標準狀況)體積V(mL)與樣品質量W(g)之間的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隨著不斷向化工、石油、電力、海水淡化、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行業(yè)推廣,鈦金屬日益被人們重視,被譽為“現代金屬”和“戰(zhàn)略金屬”,是提高國防裝備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戰(zhàn)略物資.工業(yè)主要以二氧化鈦為原料冶煉金屬鈦.
(1)Ⅰ.二氧化鈦可由以下兩種方法制備:
方法1:可用含有Fe2O3的鈦鐵礦(主要成分為FeTiO3,其中Ti元素化合價為+4價)制取,其主要流程如下:

(1)由濾液獲得綠礬晶體的操作過程是蒸發(fā)、冷卻、結晶、過濾.
(2)甲溶液中除含TiO2+之外還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有Fe3+、Fe2+
(3)已知10 kg該鈦鐵礦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3.6%,能夠得到綠礬晶體22.24 kg,試計算最少加入鐵粉的質量.
方法2: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過濾、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燒除去水分得到粉體TiO2,此方法制備得到的是納米二氧化鈦.
(4)①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學方程式為TiCl4+(x+2)H2O(過量)?TiO2•xH2O↓+4HCl;
②檢驗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少量,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產生白色沉淀,說明Cl-已除凈.
Ⅱ.二氧化鈦可用于制取鈦單質
(5)TiO2制取單質Ti,涉及的步驟如下:TiO2$\stackrel{①}{→}$TiCl4$→_{Mg_{800}℃}^{②}$Ti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TiCl4+2Mg$\frac{\underline{\;800℃\;}}{\;}$2MgCl2+Ti,該反應成功需要的其他條件及原因是稀有氣體保護,防止高溫下Mg(Ti)與空氣中的O2(或CO2、N2)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實驗室利用硫酸廠燒渣(主要成分為鐵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備聚鐵(堿式硫酸鐵的聚合物)和綠礬(FeSO4•7H2O),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1)將過程②產生的氣體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會褪色的是ACD.
A.品紅溶液     B.紫色石蕊試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溴水
(2)過程①中,FeS、O2和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S+3O2+6H2SO4=2Fe2(SO43+6H2O+4S.
(3)過程③中需加入的物質是Fe(或鐵).
(4)過程④中,蒸發(fā)結晶時需使用的儀器除酒精燈、三腳架外,還需要蒸發(fā)皿、玻璃棒.
(5)過程⑤調節(jié)pH可選用下列試劑中的C(填序號).A.稀硫酸 B.CaCO3 C.NaOH溶液
(6)過程⑥中,將溶液Z加熱到70~80℃,目的是促進Fe3+的水解.
(7)實驗室為測量所得到的聚鐵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下列實驗.①用分析天平稱取2.700 0g樣品;②將樣品溶于足量的鹽酸后,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③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固體質量為3.495 0g.若該聚鐵的主要成分為[Fe(OH)(SO4)]n,則該聚鐵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1.1%(假設雜質中不含鐵元素和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二價鉻不穩(wěn)定,極易被氧氣氧化.醋酸亞鉻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對分子質量為376}是一種深紅色晶體,不溶于冷水和醚,易溶于鹽酸,是常用的氧氣吸收劑.實驗室中以鋅粒、CrCl3溶液、醋酸鈉溶液和鹽酸為主要原料制備醋酸亞鉻水合物,其裝置如圖所示,

制備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 (s)
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1的名稱是分液漏斗,所盛裝的試劑是鹽酸.
(2)本實驗中所用的溶液,配制用的蒸餾水都需事先煮沸,原因是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Cr2+被氧化.
(3)裝置4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氣進入裝置3.
(4)實驗開始生成H2氣后,為使生成的CrCl2溶液與CH3COONa溶液順利混合,應打開閥門A關閉閥門B(填“打開”或“關閉”).
(5)本實驗中鋅粒須過量,其原因是與CrCl3充分反應得到CrCl2;產生足量的H2,將CrCl2溶液壓入裝置3與CH3COONa溶液反應.
(6)已知其它反應物足量,實驗時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質6.34g,實驗后得干燥純凈的[Cr(CH3COO)2]2•2H2O 5.64g,則該實驗所得產品的產率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氨基甲酸銨(NH2COONH4)是一種白色固體,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滅火劑、洗滌劑等.某化學興趣小組用模擬制備氨基甲酸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H<0
(1)制備氨基甲酸銨的裝置如圖1所示,把氨氣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斷攪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銨小晶體懸浮在四氯化碳中. 當懸浮物較多時,停止制備.

注:四氯化碳與液體石蠟均為惰性介質.
①發(fā)生器用冰水冷卻的原因是此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提高反應物轉化率(或降低溫度,防止因反應放熱造成產物分解),液體石蠟鼓泡瓶的作用是通過觀察氣泡,調節(jié)NH3與CO2通入比例;
②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分離出產品的實驗方法是過濾(填寫操作名稱),為了得到干燥產品,應采取的方法是c(填寫選項序號).
a.常壓加熱烘干    b.高壓加熱烘干    c.真空40℃以下烘干
③尾氣處理裝置如圖2所示,能否將濃H2SO4改為稀H2SO4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濃硫酸可以防止水蒸氣進入反應容器使氨基甲酸銨水解(或者稀硫酸中水蒸氣可能進入反應容器導致氨基甲酸銨水解);
(2)取因部分變質而混有碳酸氫銨的氨基甲酸銨樣品1.57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處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轉化為碳酸鈣,過濾、洗滌、干燥,測得質量為2.000g.則樣品中氨基甲酸銨的質量分數為79.5%.[Mr(NH2COONH4)=78、Mr(NH4HCO3)=79、Mr(CaCO3)=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碳酸錳(MnCO3)是理想的高性能強磁性材料,也是制備Mn2O3、MnO2等錳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廣泛用于電子、化工、醫(yī)藥等行業(yè).一種制備MnCO3的生產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生成氫氧化物的pH和有關硫化物的Ksp如表:
物質MnSCuSPbS
Ksp2.5×10-136.3×10-368.0×10-28
物質Fe(OH)3Fe(OH)2Mn(OH)2
開始沉淀pH2.77.68.3
完全沉淀pH3.79.69.8
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其中含有鐵、鋁、硅的氧化物和少量重金屬化合物雜質,SO2來自工業(yè)廢氣.流程①中主要發(fā)生的反應有:MnO2+SO2═MnSO4
2Fe3++SO2+2H2O═2Fe2++SO42-+4H+
(1)流程①中所得MnSO4溶液的pH比軟錳礦漿的pH小(填“大”或“小”),該流程可與工業(yè)制備硫酸(填寫工業(yè)生產名稱)聯合,生產效益更高.
(2)反應②的目的是將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其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MnO2+2Fe2++4H+=Mn2++2Fe3++2H2O,這樣設計的目的和原理是使Fe2+轉變?yōu)镕e3+,Fe3+完全沉淀的pH較低(或Fe3+更易沉淀).
(3)反應③中硫化鈉的作用是使重金屬離子轉化為硫化物沉淀,碳酸鈣的作用是與溶液中的酸反應,使溶液中的Fe3+、Al3+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淀.
(4)反應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MnSO4+2NH4HCO3=MnCO3↓+(NH42SO4+CO2↑+H2O.反應中通常需加入稍過量的NH4HCO3,且控制溶液的pH為6.8~7.4.加入稍過量的NH4HCO3的目的是使MnCO3沉淀完全,溶液的pH不能過低的原因是MnCO3沉淀量少,NH4HCO3與酸反應(或MnCO3、NH4HCO3與酸反應溶解) .
(5)軟錳礦中錳的浸出有兩種工藝:
工藝A:軟錳礦漿與含SO2的工業(yè)廢氣反應
工藝B:軟錳礦與煤炭粉混合,焙燒后加稀硫酸溶解.
其中工藝A的優(yōu)點是節(jié)約能源、治理含SO2的工業(yè)廢氣等.(答對1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三氯化磷(PCl3)是合成藥物的重要化工原料,可通過白磷和氯氣化合得到.
已知:白磷與少量Cl2反應生成PCl3,與過量Cl2反應生成PCl5;PCl3遇O2會生成POCl3(三氯氧磷);POCl3能溶于PCl3;POCl3和PCl3遇水會強烈水解.實驗室制取PCl3的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據如下:
物質熔點/℃沸點/℃密度/g•cm-3
白磷44.1280.51.82
PCl3-11275.51.574
POCl32105.31.675
請回答:
(1)實驗所需氯氣可用MnO2和濃HCl反應制取,實驗過程中所用的玻璃儀器除酒精燈和玻璃導氣管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有圓底燒瓶和分液漏斗.制取的氯氣需要進行干燥,請設計實驗證明通入的氯氣是干燥的將氣體通過裝有無水硫酸銅的U形管(干燥管),若白色粉末未變藍,則氣體干燥(或者通入裝有干燥的有色布條的集氣瓶,布條不褪色等,或者將氯氣通入裝有干燥的有色布條的集氣瓶,布條不褪色,說明氯氣是干燥的,合理答案均可)(寫出操作、現象、結論).
(2)實驗過程中要加入白磷、通入CO2、通入Cl2、加熱,實驗時具體的操作方法和順序是先打開K2,等反應體系中充滿CO2后,加入白磷,然后再打開K1,通入氯氣,加熱.
(3)E燒杯中加入冷水的目的是冷卻收集PCl3,干燥管中堿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氣并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收集PCl3的儀器中.
(4)實驗制得的粗產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先加入過量白磷加熱,除去PCl5和過量白磷后,再除去PCl3中的POCl3制備純凈的PCl3可選用的方法有C(填字母序號).
A.萃取 B.過濾C.蒸餾   D.蒸發(fā)結晶
(5)①PCl3遇水會強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則PCl3和水反應后所得溶液中除OH-之外其它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H+)>c(Cl-)>c(H2PO3-)>c(HPO32-)[已知亞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
②若將0.01mol POCl3投入熱水配成1L的溶液,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則先產生的沉淀是AgCl[已知Ksp(Ag3PO4)=1.4×10-16,Ksp(AgCl)=1.8×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關于0.2mol•L-1 Ba(NO32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忽略水的電離)(  )
A.1L溶液中含陰、陽離子總數是0.6NA
B.500mL溶液中Βa2+的濃度是0.2mol•L-1
C.500mL溶液中NO-3的濃度是0.4mol•L-1
D.1L溶液中含有0.2NA個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