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過氧化鈉常作漂白劑、殺菌劑、消毒劑。過氧化鈉保存不當容易吸收空氣中CO2而變質。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粗略測定過氧化鈉的純度,他們稱取a g樣品,并設計用如圖裝置來測定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
①將儀器連接好以后,必須進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
②B裝置出來的氣體是否需要干燥______(填“是”或“否”)。
③D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
④實驗結束時,讀取實驗中生成氣體的體積時,不合理的是_____。
a.直接讀取氣體體積,不需冷卻到室溫
b.上下移動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平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
⑤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后,折算成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V mL,則樣品中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
⑥實驗完成后E到F之間導管內殘留水的體積會使測量結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答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否 吸收未反應的CO2 a % 偏小
【解析】
測定過氧化鈉的純度:A裝置:制取二氧化碳,A中發(fā)生反應是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鈣;B裝置:洗氣,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防止HCl與過氧化鈉反應,C裝置:二氧化碳、水蒸氣和過氧化鈉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2Na2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D裝置: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E、F裝置:排水法量氣體。
裝置圖中A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裝置,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H2O+CO2↑,
B為洗氣裝置,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防止HCl與過氧化鈉反應,C為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的裝置,D為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的裝置,防止多余的二氧化碳進入量氣裝置,導致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偏大,E和F是測量生成氧氣的體積的裝置;
①實驗探究測定方法是測定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的氧氣,裝置中必須是氣密性完好,將儀器連接好以后,必須進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B裝置出來的氣體不需要干燥,二氧化碳、水蒸氣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2Na2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的物質的量定量關系相同對測定過氧化鈉質量分數(shù)無影響,所以不需要干燥除去水蒸氣;
③D為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的裝置,防止多余的二氧化碳進入量氣裝置,導致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偏大;
④a.直接讀取氣體體積,不冷卻到室溫,會使溶液體積增大,讀出結果產生誤差,故a不正確;
b.調整量筒內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使裝置內壓強和外界壓強相同,避免讀取體積產生誤差,故b正確;
c.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平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是正確的讀取方法,故c正確;
故答案為:a;
⑤測定出量筒內水的體積后,折算成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VmL,物質的量==mol,則樣品中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
⑥實驗完成后E到F之間導管內殘留水的體積會使測定氧氣體積減小,導致測定過氧化鈉質量分數(shù)測量結果偏小。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哈邁德·澤維爾研究運用激光技術觀察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在研究中證實光可誘發(fā)如圖所示的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兩物質的分子式相同
B.兩物質均可發(fā)生加成反應
C.兩物質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上
D.兩物質都不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A.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
B.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
C.碳酸氫鈣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
D.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酸(HCOOH)是還原性酸,又稱作蟻酸,常用于橡膠、醫(yī)藥、染料、皮革等工業(yè)生產。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分析甲酸的組成和結構后,對甲酸的某些性質進行了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I.甲酸能與醇發(fā)生酯化反應
該興趣小組用如上圖所示裝置進行甲酸(HCOOH)與甲醇(CH3OH)的酯化反應實驗:
有關物質的性質如下:
沸點/℃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甲醇 | 64.5 | 0.79 | 易溶 |
甲酸 | 100.7 | 1.22 | 易溶 |
甲酸甲酯 | 31.5 | 0.98 | 易溶 |
(1)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長玻璃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酸和甲醇進行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從錐形瓶內所得的混合物中提取甲酸甲酯,可采用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甲酸能脫水制取一氧化碳
(1)利用上圖裝置制備并收集CO氣體,其正確的連接順序為a→__________(按氣流方向從左到右,用小寫字母表示)。
(2)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條件下,CO能與NaOH固體發(fā)生反應:CO+NaOH HCOONa。
①為了證明“CO與NaOH固體發(fā)生了反應”,設計下列定性實驗方案:取固體產物,配成溶液,___________。
②測定產物中甲酸鈉(HCOONa)的純度:準確稱取固體產物8,0g配制成100mL溶液,量取20.00mL該溶液于錐形瓶中,再加入___________作指示劑,用1.5mol/L的鹽酸標準溶液滴定剩余的NaOH,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鹽酸的體積為5.05mL,則產物中甲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長的光照射下發(fā)生分解反應,反應物濃度隨反應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計算反應4~8 min間的平均反應速率和推測反應16 min時反應物的濃度,結果應是( )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
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
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驗證鈉能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并確定其產物的裝置如圖所示(已知:PdCl2溶液遇CO能產生黑色的Pd),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裝置①可改用啟普發(fā)生器
B.裝置⑤中石灰水變渾濁后,再點燃酒精燈
C.裝置②③中分別盛裝飽和Na2CO3溶液、濃H2SO4
D.裝置⑥中有黑色沉淀,發(fā)生的反應是PdC12+CO+H2O=Pd↓+CO2+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將Cl2通入適量KOH溶液中,產物中可能含有KCl、KClO、KClO3,且的值與溫度高低有關。當n(KOH)=a mol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氯氣的物質的量等于a mol
B.改變溫度,產物中KClO3的最大理論產量為a mol
C.改變溫度,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n(e-)的范圍為a mol≤n(e-)≤a mol
D.若某溫度下,反應后=11,則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幾種氣態(tài)氧化物的性質,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用三只集氣瓶收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氣體,倒置在水槽中。然后,分別緩慢通入適量氧氣或氯氣,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A、B裝置中集氣瓶充滿溶液,C裝置中集氣瓶里還有氣體。
(1)如果裝置A中通入的氧氣恰好使液體充滿集氣瓶,假設瓶內液體不擴散。
①寫出A中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該實驗對工業(yè)上生產硝酸的啟示是________。
②假設該實驗條件下,氣體摩爾體積為aL·mol-1,集氣瓶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2)實驗前在C水槽里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通入氧氣前后,實驗現(xiàn)象變化可能為___________;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溶液充滿集氣瓶后,在B水槽里滴加硝酸鋇溶液,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寫出所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證明B水槽反應后溶液里有氯離子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圖一表示的是可逆反應 CO(g)+H2(g)C(s)+H2O(g)-Q(Q>0)的化學反應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圖二表示的是可逆反應2NO2(g)N2O4(g)+Q(Q>0)的濃度(c)隨時間 t 的變化情況,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一 t2 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了溫度或增大了壓強
B.圖一 t2 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通入了 CO 氣體
C.圖二 t1 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了溫度或增大了壓強
D.圖二 t1 時刻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將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