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O)c({H}_{2}O)}{c(C{O}_{2})c({H}_{2})}$.
(2)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3)830℃,在1L的固定容器的密閉容器中放入1mol CO和5mol H2O,反應達平衡后,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等于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830℃,容器中的反應達到平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擴大容器的體積,平衡不移動.(填“向正方向”、“向逆方向”或“不”)
(5)若1200℃時,在某時刻該容器中CO2、H2、CO、H2O的濃度分別為2mol•L-1、2mol•L-1、4mol•L-1、4mol•L-1,則此時上述反應的平衡移動方向為逆反應方向(選填“正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不移動”).

分析 (1)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系數(shù)次冪之積與反應物的濃度系數(shù)次冪之積的比,固體、純液體不需要在化學平衡常數(shù)中寫出;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越高化學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3)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
(4)反應前后氣體不變,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
(5)1200℃時,平衡常數(shù)為2.6,計算濃度冪,與2.6相比較可確定平衡移動方向.

解答 解:(1)可逆反應CO2(g)+H2(g)?CO(g)+H2O(g)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O)c({H}_{2}O)}{c(C{O}_{2})c({H}_{2})}$,故答案為:$\frac{c(CO)c({H}_{2}O)}{c(C{O}_{2})c({H}_{2})}$;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越高化學平衡常數(shù)越大,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答案為:吸熱;
 (3)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則平衡常數(shù)等于1,故答案為:等于;
(4)反應前后氣體不變,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故答案為:不;  
(5)若1200℃時,在某時刻該容器中CO2、H2、CO、H2O的濃度分別為2mol•L-1、2mol•L-1、4mol•L-1、4mol•L-1,則$\frac{c(CO)c({H}_{2}O)}{c(C{O}_{2})c({H}_{2})}$=$\frac{4×4}{2×2}$=4>2.6,則平衡逆向移動,故答案為:逆反應方向.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題,題目涉及平衡常數(shù)計算、影響因素及應用等,難度中等,注意掌握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應用和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山一高三上第二次統(tǒng)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含Na+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H、Fe3+、Br-、CO、I-、SO。取樣,滴加足量氯水,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無現(xiàn)象。為確定該溶液的組成,還需進行的實驗有( )

A.取樣,滴加硫氰化鉀溶液

B.取樣,加氯水和CCl4,振蕩

C.取樣,加足量鹽酸加熱,濕潤的品紅試紙檢驗氣體

D.取樣,加足量的熟石灰加熱,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濃硫酸與木炭反應后產(chǎn)生氣體的成分.
(1)寫出濃硫酸與木炭反應方程式,并標明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裝置設計】組裝如下的實驗裝置,然后進行實驗探究.

(2)裝入反應物之前,必須先檢驗裝置氣密性.
【實驗探究】
(3)觀察實驗,完成實驗現(xiàn)象的部分記錄:
實驗裝置
實驗現(xiàn)象
(4)實驗裝置②中品紅溶液Ⅰ的作用驗證燒瓶中有SO2,品紅溶液Ⅱ的作用作用確認SO2除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3.已知A(g)+B(g)?C (g)+D(g)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和溫度的關系如表:
溫度/°C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數(shù)1.71.11.00.60.4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c(D)}{c(A)c(B)}$,△H<0(填“<”“>”“=”);
(2)830°C時,向一個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應初始6s內(nèi)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3mol•L-1•s-1,則6s時c(A)=0.022mol•L-1,C的物質的量為0.09mol;若反應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80%
(3)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的依據(jù)為c(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c.c(A)不隨時間改變           d.單位時間里生成C和D的物質的量相等
(4)1200°C時反應C(g)+D(g)?A(g)+B(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四氫鋁鋰(LiAlH4)是重要的有機合成試劑,其合成路線如下:

(1)反應1中,在通入氫氣之前先通入Ar氣的目的是作保護氣.
(2)寫出反應1的化學反應方程式:Na+Al+2H2=NaAlH4
(3)為探究LiAlH4的性質,某實驗小組將LiAlH4加入含乙二醇的水中,反應如下:LiAlH4+4H2O═LiOH+Al(OH)3+4H2↑,該反應的氧化劑為水(填化學式).
(4)為分離(3)中反應生成的兩種沉淀(M).過程如下:

反應3的離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H)4]-(填化學式),試劑B的最佳選擇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金屬鎢用途廣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質或耐高溫的合金,以及燈泡的燈絲.高溫下,在密閉容器中用H2還原WO3可得到金屬鎢,其總反應為:
WO3(s)+3H2(g)$\stackrel{高溫}{?}$W(s)+3H2O(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frac{{c}^{3}({H}_{2}O)}{{c}^{3}({H}_{2})}$.
(2)某溫度下反應達平衡時,H2與水蒸氣的體積比為2:3,則H2的平衡轉化率為60%;隨溫度的升高,H2與水蒸氣的體積比減小,則該反應為反應吸熱(填“吸熱”或“放熱”).
(3)用H2還原WO2也可以得到金屬鎢.已知:
WO2(s)+2H2(g)═W(s)+2H2O(g);△H=+66.0kJ•mol-1
WO2(g)+2H2═W(s)+2H2O(g);△H=-137.9kJ•mol-1
則WO2(s)═WO2(g)的△H=+203.9 kJ•mol-1
(4)鎢絲燈管中的W在使用過程中緩慢揮發(fā),使燈絲變細,加入I2可延長燈管的使用壽命,其工作原理為:
W(s)+2I2(g)$?_{約3000℃}^{1400℃}$WI4(g).
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b.
a.燈管內(nèi)的I2可循環(huán)使用
b.WI4在燈絲上分解,產(chǎn)生的W又沉積在燈絲上
c.WI4在燈管壁上分解,使燈管的壽命延長
d.溫度升高時,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某化學小組采用類似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1:以環(huán)己醇制備環(huán)己烯.
已知:$→_{85℃}^{稀H_{2}SO_{4}}$+H2O

密度(g.cm3熔點(℃)沸點(℃)溶解性
環(huán)己醇0.09625161能溶于水
環(huán)己烯0.081-10383難溶于水
(1)制備粗品
將12.5mL環(huán)己醇加入試管A中,再加入lmL濃硫酸,搖勻后放入碎瓷片,緩慢加熱至反應完全,在試管C內(nèi)得到環(huán)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導管B除了導氣外還具有的作用是冷凝.
②試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進一步冷卻,防止環(huán)己烯揮發(fā).
③濃H2SO4在反應中的作用催化劑、脫水劑.
(2)制備精品
①環(huán)己烯粗品中含有環(huán)己醇和少量酸性雜質等.加入蒸餾水,振蕩、靜置、分層,環(huán)己烯在上 層(填上或下).
②再將環(huán)己烯按圖2裝置蒸餾,冷卻水從g  (填入編號)口進入.蒸餾時要加入生石灰的目的除去了殘留的水.
(3)以下可以鑒別環(huán)己烯和環(huán)己醇的物質有bc.
a.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用金屬鈉    c.溴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硫化鈉主要用于皮革、毛紡、高檔紙張、染料等行業(yè).生產(chǎn)硫化鈉大多采用無水芒硝(Na2SO4)-炭粉還原法,其流程示意圖如圖1:

(1)上述流程中“堿浸”后,物質A 必須經(jīng)過過濾(填寫操作名稱)處理后,方可“煅燒”;若煅燒所得氣體為等物質的量的CO 和CO2,寫出煅燒時發(fā)生的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3Na2SO4+8C $\frac{\underline{\;高溫\;}}{\;}$3Na2S+4CO2↑+4CO↑.
(2)上述流程中采用稀堿液比用熱水更好,理由是熱水會促進Na2S水解,而稀堿液能抑制Na2S水解.
(3)取硫化鈉晶體(含少量NaOH)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充分攪拌.若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4,則此時溶液中c( S2-)=4×10-36mol/L.(已知:常溫時CuS、Cu(OH)2的Ksp 分別為8.8×10-36、2.2×10-20
(4)①皮革工業(yè)廢水中的汞常用硫化鈉除去,汞的去除率與溶液的pH 和x(x 代表硫化鈉的實際用量與理論用量的比值)有關(如圖所示).為使除汞效果最佳,應控制的條件是x=12、pH介于9~10之間.
②某毛紡廠廢水中含0.001mol•L-1的硫化鈉,與紙張漂白后的廢水(含0.002mol•L-1NaClO)按1:2 的體積比混合,能同時較好處理兩種廢水,處理后的廢水中所含的主要陰離子有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如圖在試管甲中先加入2mL 95%的乙醇,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mL濃硫酸,充分搖勻,冷卻后再加入2克無水乙酸鈉,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后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在試管乙中加入5ml 飽和的碳酸鈉溶液,按圖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對試管甲小火加熱3~5min后,改用大火加熱,當觀察到左試管中有明顯現(xiàn)象時停止實驗.試回答:
(1)試管乙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液體分層,產(chǎn)生氣泡
(2)液體混合加熱時液體容積不能超過其容積的$\frac{1}{3}$,本實驗反應開始時用小火加熱的原因是加快反應速率,同時又防止了反應物未來得及反應而揮發(fā)損失;(已知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乙醇的沸點為78.5℃;乙酸的沸點為117.9℃)
(3)試管甲中加入濃硫酸的目的是催化劑、吸水劑
(4)該實驗中長導管的作用是導氣、冷凝,其不宜伸入試管乙的溶液中,原因是防止加熱不充分而倒吸
(5)試管乙中飽和Na2CO3的作用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析
(6)寫出試管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H3COONa+H2SO4+2CH3CH2OH$→_{△}^{濃硫酸}$2CH3COOC2H5+2H2O+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