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興趣小組用合金鋁、鐵、銅的廢棄合金為原料制取硝酸銅晶體和氫氧化鋁并測定氫氧化鋁的純度,設計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2+沉淀的pH范圍為7.0~9.0;Fe3+沉淀的pH范圍為1.9~3.2;Cu2+沉淀的pH范圍為4.7~6.7。
(1)寫出合金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試劑X的名稱為__。
(2)加入Z的作用是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pH范圍應為___;下列可作為試劑z的是___。
a.銅粉 b.氨水 c.氧化銅 d.硫酸銅
(3)實驗操作①依次是____、___,過濾洗滌即可得到硝酸銅晶體。
(4)根據(jù)流程圖內(nèi)數(shù)據(jù)計算:濾渣C中氫氧化鋁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用m、n的代數(shù)式表示)
(5)按該流程的操作步驟,氫氧化鋁質(zhì)量分數(shù)的測定結果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原因有①___;②____。
【答案】2Al+2OH-+2H2O=2AlO2-+3H2↑ 硝酸 3.2≤pH<4.7 c 蒸發(fā)濃縮 降溫結晶 濾渣C沒有洗滌,混有NaHCO3,煅燒后失重偏大 濾渣C洗滌后未烘干或烘干不達標,混有微量水,煅燒后失重偏大
【解析】
含有鋁、鐵、銅的廢棄合金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得到濾渣B為Cu、Fe,濾液為NaAlO2溶液,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氫氧化鋁和碳酸氫鈉溶液;濾渣中加入X生成Y和溶液A,Y通入氧氣反應生成X,判斷X為HNO3,Y為NO氣體,溶液A為Fe(NO3)3,Cu(NO3)2,加入Z調(diào)節(jié)溶液pH使鐵離子沉淀得到濾渣E為Fe(OH)3,濾液通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得到硝酸銅晶體;
(1)合金中只有鋁與加入NaOH溶液反應,所以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
(2)鐵離子完全沉淀,而銅離子不能沉淀,所以PH控制在3.2≤pH<4.7,除雜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3)從硝酸銅溶液中得到硝酸銅晶體應采用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即可得硝酸銅晶體;
(4)根據(jù)差量計量氫氧化鋁的質(zhì)量,然后根據(jù)質(zhì)量分數(shù)為:氫氧化鋁的質(zhì)量÷濾渣的總質(zhì)量×100%,來求解;
(5)可能是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小而析出到濾渣中,或者烘干不到位的因素造成。
(1)合金中只有鋁與加入NaOH溶液反應,所以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
,由分析可知X是硝酸,故答案為:2Al+2OH-+2H2O=2AlO2-+3H2↑,硝酸;
(2)鐵離子完全沉淀,而銅離子不能沉淀,所以pH控制在3.2≤pH<4.7,除雜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加入銅粉將鐵離子還原成亞鐵離子,而氨水引入銨根離子,硝酸銅溶液起不到調(diào)節(jié)pH的作用,所以只能用氧化銅,故答案為:3.2≤pH<4.7;c;
(3)從硝酸銅溶液中得到硝酸銅晶體應采用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即可得硝酸銅晶體,故答案為: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
(4)由2Al(OH)3=Al2O3+3H2O可知水的質(zhì)量為:(m-n)g,所以氫氧化鋁的質(zhì)量為:(78×2)÷(3×18)×(m-n),所以質(zhì)量分數(shù)為:26(m-n)÷9m
故答案為:;
(5)濾渣C沒有洗滌,混有NaHCO3,濾渣C洗滌后未烘干或烘干不達標,故答案為:濾渣C沒有洗滌,混有NaHCO3,煅燒后失重偏大;濾渣C洗滌后未烘干或烘干不達標,混有微量水,煅燒后失重偏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氮的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廣泛存在。
(1)氯胺(NH2Cl)的電子式為___。可通過反應NH3(g)+Cl2(g)=NH2Cl(g)+HCl(g)制備氯胺,已知部分化學鍵的鍵能如表所示(假定不同物質(zhì)中同種化學鍵的鍵能一樣),則上述反應的ΔH=___。
化學鍵 | N-H | Cl-Cl | N-Cl | H-Cl |
鍵能/(kJ·mol-1) | 391 | 243 | 191 | 431 |
(2)液氨中存在電離平衡2NH3(l)NH+NH,用Pt電極對液氨進行電解也可產(chǎn)生H2和N2。陰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
(3)用焦炭還原NO的反應為:2NO(g)+C(s)N2(g)+CO2(g),向容積均為1L的甲、乙、丙三個恒容恒溫(反應溫度分別為400℃、400℃、T℃)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測得各容器中n(NO)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表所示: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n(NO)(甲容器)/mol | 2.00 | 1.50 | 1.10 | 0.80 | 0.80 |
n(NO)(乙容器)/mol | 1.00 | 0.80 | 0.65 | 0.53 | 0.45 |
n(NO)(丙容器)/mol | 2.00 | 1.45 | 1.00 | 1.00 | 1.00 |
①該反應為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理由是___;
②下列選項中可以說明容器乙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填序號)
A.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
B.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不變
C.2υ正(NO)=υ逆(N2)
D.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變
③乙容器在100min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0~100min內(nèi)用NO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υ(NO)=___,平衡常數(shù)K(400℃)=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MOF衍生碳納米棒封裝的氧化鉍催化劑對CO2電化學法制取HCOOH具有快速高效的選擇性。其原理圖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方法可有效消除CO2對大氣造成的污染
B.該電極應與電源的正極相連
C.該電極反應式為:CO2-2e-+2H+=HCOOH
D.選擇使用其他催化劑可能得到HCHO或CH3OH等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X、1 mol Y。發(fā)生如下反應:2X(g)+Y(?)3Z(g) ΔH=-a kJ·mol-1(a>0)。經(jīng)60 s達平衡,此時Y的物質(zhì)的量為0.2 mo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0~60 s內(nèi),用Z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1.2 mol·L-1·min-1
B.若再充入1 mol Z,重新達到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則Y為氣態(tài)
C.達平衡后,實際放出的熱量為b kJ,則b=a
D.若Y為氣態(tài),則使容器體積變?yōu)?/span>1 L,Z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分別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1)用氫氣還原氧化銅。__、__。
(2)加熱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各溶液中,指定的離子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無色溶液中:K+、Cu2+、Cl-、SO
B.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O
C.在pH=1的溶液中:K+、Ba2+、Cl-、NO
D.室溫下,=10-13的溶液中:Na+、Fe3+、NO、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個容積可變的容器中,通入3 mol SO2和2 mol O2及固體催化劑,使之發(fā)生反應: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平衡時容器內(nèi)氣體總的物質(zhì)的量為起始時的9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達到平衡時SO2的轉(zhuǎn)化率約為33.3%
B.達到平衡時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94.9 kJ
C.平衡時SO3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
D.達平衡時用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25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4NH3(g) + 3O2(g) = 2N2(g) + 6 H2O(g) 的反應來說,以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 v(NH3)=0.6 mol L-1min-1B. v(O2) =0.4 mol L-1min-1
C. v(N2)=0.2 mol L-1min-1D. v(H2O) =0.3 mol 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陰離子總數(shù)一定大于0.1NA
B.常溫常壓下,由32gO2與O3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總數(shù)小于NA
C.36.0gCaO2與足量水完全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NA
D.1molCH4與1molCl2混合,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分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