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80481  180489  180495  180499  180505  180507  180511  180517  180519  180525  180531  180535  180537  180541  180547  180549  180555  180559  180561  180565  180567  180571  180573  180575  180576  180577  180579  180580  180581  180583  180585  180589  180591  180595  180597  180601  180607  180609  180615  180619  180621  180625  180631  180637  180639  180645  180649  180651  180657  180661  180667  180675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溫度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X(g)2 mol Y(g)發(fā)生反應:X(g)+mY(g)3Z(g)平衡時, X、Y、Z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為30%、60%10%。在此平衡體系中加入1mol Z(g),再次達到平衡后,XY Z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m2 B.兩次平衡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

CXY的平衡轉化率之比為 1∶1 D.第二次平衡時,Z的濃度為 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古至今,鐵及其化合物在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的作用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1)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指南針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Fe b.FeO c.Fe3O4 d.Fe2O3

(2)硫酸渣的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約45%,F(xiàn)e2O3約40%,Al2O3約10%,MgO約5%。用該廢渣制取藥用輔料——紅氧化鐵的工藝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條件略):

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步驟i中產(chǎn)生的有毒氣體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步驟iii操作中,要除去的離子之一為Al3+。若常溫時Ksp[Al(OH)3]=1.0×10-32,此時理論上將Al3+沉淀完全,則溶液的pH為____________。

③步驟iv中,生成FeCO3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鐵溶液稱為化學試劑中的“多面手”,向氯化銅和氯化鐵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銅粉末會產(chǎn)生新的沉淀,寫出該沉淀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請用平衡移動的原理,結合必要的離子方程式,對此現(xiàn)象作出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古老而神奇的藍色染料普魯士藍的合成方法如下:

復分解反應ii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如今基于普魯士藍合成原理可檢測食品中CN,方案如下:

若試紙變藍則證明食品中含有CN,請解釋檢測時試紙中FeSO4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純堿和小蘇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Na2CO3和NaHCO3都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B. 等質量Na2CO3、NaHCO3分別與相同濃度的鹽酸反應,NaHCO3消耗的鹽酸體積少

C. 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無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

D. 等物質的量Na2CO3、NaHCO3分別與足量稀H2SO4反應,NaHCO3產(chǎn)生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單質在暗處與H2劇烈化合并發(fā)生爆炸。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T的單質在化學反應中只表現(xiàn)氧化性

B. R與Q的電子數(shù)相差16

C. T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X形成的含氧酸強

D. 在這五種元素中Z的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B元素3p能級半充滿;C是所在周期電負性最大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對電子最多的元素。試回答下列有關的問題:

(1)寫出D元素價電子的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①[D(H2O)6](NO3)3中陰離子的立體構型是_____________。NO3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__________。

②在[D(H2O)6] 3+中D3+與H2O之間形成的化學鍵稱為______,1 mol [D(H2O)6] 3+ 中含有的σ鍵有________mol。

(3)已知B、C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兩種。這兩種化合物中________(填化學式)為非極性分子。另一種物質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

(4)由A、C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組成的晶體中,陰、陽離子都具有球型對稱結構,它們都可以看做剛性圓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圖所示為A、C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結構圖以及晶胞的剖面圖:

晶胞中距離一個A最近的C________個,這些C圍成的圖形是______________,若晶體密度為ρ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用NA表示,則A的離子半徑為________cm(用含NAρ的式子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 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②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

根據(jù)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O的燃燒熱為 283 kJ

B.反應正反應活化能與逆反應活化能之差為+566 kJ/mol

C.反應 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 CO(g) Na2O2(s)反應放出 509 kJ 熱量時,電子轉移數(shù)為 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廢催化劑含58.2%SiO2、21.0%ZnO、4.50%ZnS12.8%CuS及少量的Fe3O4。某同學用15.0 g該廢催化劑為原料,回收鋅和銅。采用的實驗方案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ZnS與稀硫酸反應,且化合價不變; CuS既不溶解于稀硫酸,也不與稀硫酸反應

1)在下列裝置中,第一次浸出反應裝置最合理的___________(填標號)。

2)濾液1中含有Fe2+,選用提供的試劑進行檢驗,檢驗方法如下:

(提供的試劑:稀鹽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3)本實驗要用到抽濾,設所用的洗滌劑為X,抽濾洗滌沉淀的操作 。

4)寫出第二次浸出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向盛有濾渣1的反應器中加H2SO4H2O2溶液,應先加

5)濾渣2的主要成分是 。濃縮、結晶得到硫酸鋅晶體的主要儀器名稱是 。

6)某同學在實驗完成之后,得到1.50 g CuSO4·5H2O,則銅的回收率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W用作調香劑、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中間體等,制備W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②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

(2)D中含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D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N是A的同分異構體,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三組峰的結構簡式為

_______________。

(6)參照有機物W的上述合成路線,設計以M為起始原料制備F的合成路線(無機試劑任選)。[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分子總數(shù)為NANO2CO2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2 NA

B. 0.1 mol/L (NH4)2SO4溶液與0.2 mol/L NH4Cl溶液中的NH4數(shù)目相

C. 標準狀況下,H2和CO混合氣體8.96 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燒消耗O2分子數(shù)為0.2 NA

D. 1 mol Na與足量O2反應,生成Na2ONa2O2的混合物,鈉失去NA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體積均為1.0 L的兩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別加入0.1 mol CO20.2 mol CO2,在不同溫度下反應 CO2(g)+C(s) 2CO(g)達到平衡,平衡時CO2的物質的量濃度c(CO2)隨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圖中、、點均處于曲線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 CO2(g)+C(s) 2CO(g) ΔS>0、 ΔH<0

B.體系的總壓強pp(狀態(tài)Ⅱ) <2p(狀態(tài)Ⅰ)

C.體系中 c(CO)c(CO,狀態(tài)Ⅱ)<2c(CO,狀態(tài)Ⅲ)

D.逆反應速率v v(狀態(tài)Ⅰ)>v(狀態(tài)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