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7625  97633  97639  97643  97649  97651  97655  97661  97663  97669  97675  97679  97681  97685  97691  97693  97699  97703  97705  97709  97711  97715  97717  97719  97720  97721  97723  97724  97725  97727  97729  97733  97735  97739  97741  97745  97751  97753  97759  97763  97765  97769  97775  97781  97783  97789  97793  97795  97801  97805  97811  97819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已知:將KI、鹽酸、試劑X和淀粉四種溶液混合,無反應發(fā)生。
①向其中滴加雙氧水,發(fā)生反應:H2O2+2H++2Iˉ=2H2O+I2;
②生成的I2立即與試劑X反應,當試劑X消耗完后,生成的 I2才會遇淀粉變藍因此,根據(jù)試劑X的量、滴入雙氧水至溶液變藍所需的時間,即可推算:H2O2+2H++2Iˉ= 2H2O+I2的反應速率。
下表為某同學依據(jù)上述原理設計的實驗及實驗記錄(各實驗均在室溫條件下進行):

編號
往燒杯中加入的試劑及其用量(mL)
催化劑
開始變藍時間(min)
0.1 mol·Lˉ1
KI溶液
H2O
0.01 mol·Lˉ1
X溶液
0.1mol·Lˉ1
雙氧水
1 mol·L1
稀鹽酸
1
20.0
10.0
10.0
20.0
20.0

1.4
2
20.0
m
10.0
10.0
n

2.8
3
10.0
20.0
10.0
20.0
20.0

2.8
4
20.0
10.0
10.0
20.0
20.0
5滴Fe2(SO4)3
0.6
 
(1)已知:實驗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濃度對H2O2+2H++2Iˉ= 2H2O+I2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2中m=            ,n=              
(2)已知,I2與X完全反應時,兩者物質的量之比為1∶2。按表格中的X和KI的加入量,加入V(H2O2)>________,才確�?吹剿{色。
(3)實驗1,濃度c(X)~ t的變化曲線如圖,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請在答題卡坐標圖中,分別畫出實驗3、實驗4,c(X) ~ t的變化曲線圖(進行相應的標注)。
 
(4)實驗4表明:硫酸鐵能提高反應速率。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是因為催化劑      (填“提高”或“降低”)了反應活化能。
(5)環(huán)境友好型鋁—碘電池已研制成功,已知電池總反應為:2Al(s)+3I2(s)2AlI3(s)。含Iˉ傳導有機晶體合成物作為電解質,該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電時Al連接電源的___________極。
(6)已知:N2H4(l) +2H2O2(l)= N2(g)+4H2O(g) △H1= -640kJ/mol  
H2O(l)=H2O(g)  △H2=+44.0kJ/mol
則0.25mol 液態(tài)肼與液態(tài)雙氧水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把試管放入盛有25 ℃的飽和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試管開始放入幾小塊鎂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鹽酸于試管中,試回答下列問題:

Ⅰ.(1)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產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實驗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總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鎂片和鹽酸的總能量。
Ⅱ.已知斷開1mol H—H鍵,1mol N—H鍵、1 molNN鍵分別需要吸收的能量為436kJ、391kJ、946kJ。一定條件下由氫氣和氮氣反應生成1mol NH3需要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k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用50 mL 0.50 mol/L的鹽酸與50 mL 0.55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

(1)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能否用環(huán)形鐵質攪拌棒代替?_____(填“能”或“不能”),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時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要用0.55 mol/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的鹽酸與50 mL 0.55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 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   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實驗操作均正確,則所求中和熱___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4)已知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時,放出57.3 kJ的熱量,則上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 分) 一氧化碳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工業(yè)和電子工業(yè)。
⑴高爐煉鐵是最為普遍的煉鐵方法,相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4CO(g)+Fe3O4(s)=4CO2(g)+3Fe(s)   △H="a" kJ·mol-1
CO(g)+3Fe2O3(s)=CO2(g)+2Fe3O4(s)   △H="b" kJ·mol-1
反應3CO(g)+Fe2O3(s)=3CO2(g)+2Fe(s)的△H=     kJ·mol-1(用含a、b 的代數(shù)式表示)。
⑵電子工業(yè)中使用的一氧化碳常以甲醇為原料通過脫氫、分解兩步反應得到。
第一步:2CH3OH(g)HCOOCH3(g)+2H2(g)  △H>0
第二步:HCOOCH3(g)CH3OH(g) +CO(g)   △H>0
①第一步反應的機理可以用下圖表示:

圖中中間產物X的結構簡式為     
②在工業(yè)生產中,為提高CO的產率,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⑶為進行相關研究,用CO還原高鋁鐵礦石,反應后固體物質的X—射線衍射譜圖如圖所示(X—射線衍射可用于判斷某晶態(tài)物質是否存在,不同晶態(tài)物質出現(xiàn)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反應后混合物中的一種產物能與鹽酸反應生產兩種鹽,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⑷某催化劑樣品(含Ni2O340%,其余為SiO2)通過還原、提純兩步獲得鎳單質:首先用CO將33.2 g樣品在加熱條件下還原為粗鎳;然后在常溫下使粗鎳中的Ni與CO結合成Ni(CO)4(沸點43 ℃),并在180 ℃時使Ni(CO)4重新分解產生鎳單質。
上述兩步中消耗C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⑸為安全起見,工業(yè)生產中需對空氣中的CO進行監(jiān)測。
①粉紅色的PdCl2溶液可以檢驗空氣中少量的CO。若空氣中含CO,則溶液中會產生黑色的Pd沉淀。每生成5.3gPd沉淀,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     
②使用電化學一氧化碳氣體傳感器定量檢測空氣中CO含量,其結構如圖所示。這種傳感器利用原電池原理,則該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分)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回答下列問題:①如圖裝置中,為了酸堿能更充分地反應,應該增加一個               (填玻璃儀器名稱);大燒杯上沒有蓋上硬紙板,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②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的準確性的關鍵是     ( 填代號)
A.進行實驗時的氣溫      B.裝置的保溫隔熱效果        C.實驗所用酸堿溶液的體積
③如果用0.5 mol/L的鹽酸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實驗,則實驗中所測出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將     (填“偏大”、“偏小”、“不變”);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分)50 mL 0.50 mol/L鹽酸與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 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醋酸代替稀鹽酸溶液進行實驗,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________(填“偏 大”、“偏小”或“無影響”);
(3)實驗中改用60 mL 0.50 mol/L 鹽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0 mL 0.50 mol·L-1鹽酸與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            。

(2)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數(shù)值       (填“偏大” “偏小”或“無影響”)。
(4)實驗中改用55 mL 0.50 mol·L-1鹽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數(shù)值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0 mL 0.50 mol·L-1鹽酸與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   。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            。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實驗中改用60 mL 0.50 mol·L-1鹽酸跟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或“不相等”),簡述理由:             。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   ,用5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   (均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設計用50 mL 1.0 mol/L鹽酸跟50 mL 1.1 mol/L 氫氧化鈉溶液在如圖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在大燒杯底部墊碎泡沫塑料(或紙條),使放入的小燒杯杯口與大燒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或紙條),大燒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作蓋板,在板中間開兩個小孔,正好使溫度計和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通過。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用稍過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說是為保證鹽酸完全被中和。試問:鹽酸在反應中若因為有放熱現(xiàn)象,而造成少量鹽酸在反應中揮發(fā),則測得的中和熱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在中和熱測定實驗中存在用水洗滌溫度計上的鹽酸的步驟,若無此操作步驟,則測得的中和熱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若用等濃度的醋酸與NaOH溶液反應,則測得的中和熱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其原因是                               
(4)該實驗小組做了三次實驗,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記錄下原始數(shù)據(jù)(見下表)。

實驗序號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溫差(t2-t1)/℃
鹽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鹽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熱容c=4.18×10-3kJ/(g·℃),則該反應的中和熱為ΔH=           。根據(jù)計算結果,寫出該中和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0mL0.50mol· L-1鹽酸與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有________。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4)實驗中改用60mL 0.50mol·L-1鹽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____________;用50mL 0.50mol·L-1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