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某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總面積為25km2,存在一條獨立的食物鏈:甲種植物→乙種動物→丙種動物,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乙種動物種群的K值為20 000頭.請回答:
(1)若要調查乙種動物的種群密度,通常采用標志重捕_法;當乙種動物的種群密度為400頭/km2    時,其種群增長速度最快.
(2)甲種植物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沿地表隨機分布,是否體現(xiàn)了群落的水平結構?否,理由是該現(xiàn)象描述的是種群的空間特征,不是不同種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3)當乙種動物增多時,丙種動物也增多,同時又會導致乙種動物的增長受到抑制.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負反饋調節(jié),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
(4)在甲種植物→乙種動物→丙種動物這一食物鏈中,甲種動物同化的能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與乙種動物與丙種動物同化能量之和.

分析 S型增長曲線:在自然界中,環(huán)境條件是有限的,因此,種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線無限增長.當種群在一個有限的環(huán)境中增長時,隨著種群密度的上升,個體間由于有限的空間、食物和其他生活條件而引起的種內斗爭必將加劇,以該種群生物為食的捕食者的數(shù)量也會增加,這就會使這個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從而使種群數(shù)量的增長率下降.當種群數(shù)量達到環(huán)境條件所允許的最大值時,種群數(shù)量將停止增長,有時會在K值保持相對穩(wěn)定.

解答 解:(1)若要調查乙種動物的種群密度,通常采用標志重捕法.已知乙種動物種群的K值為20000頭,當種群數(shù)量為$\frac{1}{2}$K時,種群的增長率最大,即乙種動物的種群密度=$\frac{1}{2}$×20000÷25=400頭/km2時,其種群增長速度最快.
(2)甲種植物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沿地表隨機分布,該現(xiàn)象描述的是種群的空間特征,不是不同種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因此不能體現(xiàn)群落的水平結構.
(3)當乙種動物增多時,丙種動物也增多,同時又會導致乙種動物的增長受到抑制.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負反饋調節(jié),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
(4)在甲種植物→乙種動物→丙種動物這一食物鏈中,根據(jù)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可知,甲種動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乙種動物同化的能量.
故答案為:
(1)標志重捕法      400頭/km2
(2)否    該現(xiàn)象描述的是種群的空間特征,不是不同種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3)負反饋調節(jié)     自我調節(jié)
(4)大于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做葉綠體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

B.用玻璃紙做成的透析袋裝入高濃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模擬生物膜的通透性

C.不能用煮過的豆?jié){做蛋白質鑒定的材料,因為蛋白質已經變性

D.甘蔗雖然含有較多的糖,但不適合做還原糖的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隨著胚胎發(fā)育,胎兒肺部向羊水中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會逐漸增多,“告知”母體胎兒的肺已發(fā)育成熟,可進行宮外呼吸.下列關于該蛋白質由細胞內轉運到羊水過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性,不消耗能量
B.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消耗能量
C.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不消耗能量
D.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性,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科研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實現(xiàn)了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豬腸道野生酵母菌中的表達,使原來不能被豬利用的粗纖維在豬腸道內被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單糖.如圖為構建工程菌的部分過程,其中介導序列能引導載體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體DNA上.請回答:

(1)①過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熱穩(wěn)定性DNA聚合酶(Taq酶或耐高溫的DNA聚合酶),②③過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DNA連接酶.
(2)同尾酶是指切割DNA分子后能產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圖中4種限制酶中屬于同尾酶的是BamHⅠ和BglⅡ.
(3)重組表達載體中的介導序列引導目的基因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體DNA上,其意義在于使目的基因能隨工程菌染色體穩(wěn)定遺傳和表達.
(4)①過程從野生酵母菌染色體DNA中PCR擴增介導序列時,科研人員設計了如下一對引物:GAATTCGACCTCAAATCAGGTAGG和TTGCATTGACTTACACCTAGG,其中下劃線部分序列的設計依據(jù)是介導序列兩端的部分DNA序列,方框部分序列的設計目的是使擴增出的介導序列兩端含有限制酶EcoRⅠ和BamHⅠ的識別序列.
(5)對重組表達載體進行酶切鑒定,假設所用的酶均可將識別位點完全切開.若使用EcoRⅠ和SalⅠ酶切,得到3種DNA片斷.若使用EcoRⅠ和BamHⅠ酶切,得到2種DNA片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全球氣候變暖主要與碳循環(huán)平衡被破壞有關,如圖甲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模式圖;圖乙是某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

(1)圖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A、B、C、E共同構成生物群落.碳循環(huán)的平衡是由于①與④⑤⑥⑦的速率相同(用圖中數(shù)字序號表示).而導致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2)參與過程⑦的主要生物類群除細菌和真菌外,還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動物,若要調查研究后者類群的豐富度,常用取樣器取樣法法進行采集、調查.若圖中數(shù)字序號表示能量的流動途徑,則次級消費者糞便里的能量應歸入⑨(填序號)來計算.
(3)圖乙濕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長于水域的中央區(qū)域,挺水植物生長于近岸的淺水,喜濕的植物生長于岸邊,旱生植物分布于離岸較遠處,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魚類與螺的種間關系為競爭與捕食.
(4)調查該濕地中某種鳥類的種群密度應采用標志重捕法.從2008年以來,該地區(qū)為了增加耕地面積,開始有計劃地對濕地進行填埋,此舉造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表示干細胞的三個發(fā)育途徑,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b經過有絲分裂,b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B.a→c經過細胞分化,c的遺傳信息發(fā)生改變
C.c→d不受基因調控,c的細胞結構不發(fā)生改變
D.a→d不受到信號調節(jié),d內高爾基體的功能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生物技術實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膳食中大部分亞硝酸鹽在人體內以“過客”的形式隨尿排出,一般不會危害身體健康
B.用大白菜研制泡菜的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是先增加后減少
C.泡菜壇內有時會長一層白膜,這層膜是由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醋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利用乙醇產生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種二倍體野生植物屬于XY型性別決定,研究表明,該植物的花色受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紅色素的合成,aa表現(xiàn)為白花,B有削弱紅色素合成的作用,且BB和Bb的削弱的程度不同,BB完全抑制了紅色素的合成而表現(xiàn)為白花.現(xiàn)用一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進行人工雜交(子代數(shù)量足夠多),產生的F1表現(xiàn)為粉紅花:白花=1:1,讓F1中的粉紅花個體自交,產生的F2中白花:粉紅花:紅花=7:6:3.請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該野生植物花色的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植株AABb與AaBb所開花的顏色是否相同?相同.
(2)用于人工雜交的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
(3)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該植物的種子子葉有黃色和綠色兩種,受一對等位基因D(黃)和d(綠)控制,D對d為顯性,若要統(tǒng)計子一代的子葉顏色情況,需采摘親代所結種子來統(tǒng)計.研究人員已經確定D和d是核基因,而且不在Y染色體上,請你通過一次雜交實驗來繼續(xù)探究D、d存在的位置,實驗方案:用綠子葉雌性植株與黃子葉雄性植株雜交,觀察和統(tǒng)計子代的子葉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線粒體與葉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某些細菌細胞內沒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
B.葉綠體通過類囊體的堆疊形成基粒增大膜的面積
C.植物細胞都含有葉綠體
D.線粒體與葉綠體內都含有少量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