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探究某種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某同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步驟甲:取12支試管,分為6組,每組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0.1mL該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
步驟乙:將每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搖勻;
步驟丙:將6組試管分別在0℃、20℃、40℃、60℃、80℃、100℃的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
步驟丁:將裝有混合溶液的6支試管(分別編號A、B、C、D、E、F)分別放回原溫度的水浴鍋中保溫,每隔1分鐘從各支試管中取出一滴反應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顯色。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還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用碘液可檢測淀粉,根據__________來判斷淀粉酶的活性。
(2)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 (用“甲乙丙丁”及“箭頭”表示)。
(3)糾正實驗步驟后進行操作。一段時間后,當D組試管中的反應物與碘液混合開始呈棕黃色時,各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別 | A | B | C | D | E | F |
處理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結果 | +++ | ++ | + | 棕黃色 | ++ | +++ |
(“+”表示藍色的深淺程度,“+”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分析,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范圍是____。
(4)在本實驗中,各組溶液的pH要保證___。
(5)下圖①是pH對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曲線,圖②是將上表實驗結果繪制成的曲線(且實驗是在pH為b時進行的),試在圖②中繪出pH為a時可能的實驗結果。_____
可見,改變pH____(填“影響”或“不影響”)該酶的最適溫度。
【答案】藍色的深淺程度 甲→丙→乙→丁 40℃~80℃(或答“60℃左右”) 相同且適宜 不影響
【解析】
實驗目的是探究某種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故自變量為溫度,因此需要將反應物和酶分別在設置的溫度條件下保溫后,才能將二者混合進行反應,故實驗步驟應為:甲→丙→乙→丁。根據表格可知,A和F組中藍色最深,C中藍色較淺,D中為棕黃色,藍色越淺,說明淀粉酶活性越高,淀粉含量越低,故最適溫度應在40℃~80℃之間,或60℃左右。
(1)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還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用碘液可檢測淀粉,可根據藍色的深淺程度來判斷淀粉酶的活性。
(2)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是甲→丙→乙→丁。
(3)據表格可知,A和F中藍色最深,說明淀粉含量最高,D中為棕黃色,說明此時淀粉最少,故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范圍應在60℃左右。
(4)在本實驗中,各組溶液的pH是無關變量,要保證相同且適宜。
(5)圖②是將上表實驗結果繪制成的曲線,實驗是在pH為b即最適溫度時進行的,pH為a時可能的實驗結果如圖:
可見,改變pH不影響該酶的最適溫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 1、2 表示兩種不同的生物處于有絲分裂某時期的細胞圖像,圖 3 表示有絲分裂的 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的 DNA 含量變化的情況;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 1 細胞處于有絲分裂_____期,其染色體、染色單體數(shù)目分別是_____。
(2)判斷圖 2 屬于_____細胞的有絲分裂,除了具有細胞壁外,其_____的形成方式與 圖 1 不同。
(3)圖 3 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圖 2 所示的時期,位于圖 3 的_____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DNA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DNA是脫氧核苷酸的多聚體
B. 每個DNA分子均含有A、T、C、G四種堿基
C. 每個DNA分子中A+T的量等于G+C的量
D. DNA分子的一條鏈上相鄰堿基之間不是以磷酸二酯鍵相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長素類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乙、丙是通過傳遞信息,改變細胞的代謝而發(fā)揮效能的
B. 乙、丙激素之間具有協(xié)同作用,它們促進植物生長并不都具有二重性
C. NAA是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wěn)定等優(yōu)點
D. 乙、丙的極性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和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從同一蘿卜上取相同長度的蘿卜條5根,其中4根分別放置在濃度為a、b、c、d的蔗糖溶液中處理1 h,另外一根不作處理,作為對照組。然后將這5根蘿卜條依次放人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丁、戊5杯蒸餾水中靜置1 h后,取出蘿卜條,測定蒸餾水質量的變化量,結果如圖所示。據此判斷,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 糖溶液濃度大小關系為c<b<a<d
B. 原蘿卜條細胞液濃度位于b和c之間
C. 戊組質量不變的原因可能是細胞的原生質層已沒有選擇透過性
D. 濃度為c的蔗糖溶液使蘿卜條細胞失水過多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干旱處理后某植物葉片內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長素(IAA)、乙烯(Z)和脫落酸(ABA)的含量變化如圖所示。據此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隨著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減少
B. 干旱環(huán)境下脫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的生長緩慢
C. 干旱環(huán)境中生長素減少與其光合作用減弱相適應
D. 重度干旱下,葉片中大量減少的激素只有赤霉素和生長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濃度下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兩曲線相交于C點,對于B、C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多選) ________。
A.C點時,植物既進行無氧呼吸,又進行有氧呼吸
B.C點時,植物只進行有氧呼吸,此時無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點時,無氧呼吸強度最弱
D.B點時,植物呼吸強度最弱
(2)AB段表示CO2釋放量減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外界氧濃度為4%~5%時,該器官CO2的釋放量相對值為0.6,而O2的吸收量相對值為0.4。此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對值約相當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5)由上述分析可知,保存水果、蔬菜應________。
A.控制空氣流通,使氧濃度保持在10%
B.控制空氣流通,使氧濃度保持在5%
C.不讓空氣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風良好,抑制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利用秋水仙素培育四倍體藍莓的實驗中,每個實驗組選取 50 株藍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它們的幼芽,得到結果如圖所示,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夠抑制著絲點分裂,誘導形成多倍體
B. 自變量是秋水仙素濃度和處理時間,所以各組藍莓幼苗數(shù)量和長勢應該相等
C. 判斷是否培育出四倍體藍莓最可靠的方法是將四倍體果實與二倍體果實進行比較
D. 由實驗結果可知用約0.1%和 0.05%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藍莓幼苗效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