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分離纖維素分解菌過程中往往需要振蕩,其作用不包括( 。
A.使細菌能與培養(yǎng)基混合均勻B.使細菌能充分吸收氧氣
C.使細菌能快速繁殖D.防止細菌失水

分析 在分離纖維素分解菌過程中往往需要振蕩,其作用有①使細菌能與培養(yǎng)基混合均勻,②使細菌能充分吸收氧氣,③使細菌能快速繁殖,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振蕩的作用是使細菌與培養(yǎng)基充分接觸,吸收O2,從而使其繁殖加快,生命活動旺盛,使纖維素在較短時間內被分解.沒有防止細菌失水的作用,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在分離纖維素分解菌過程中需要振蕩的作用,微生物這部分內容是高考試題的一個熱點一般體現(xiàn)在對能源的利用,考察的知識點有微生物的無菌操作、微生物的分離以及鑒定,注意總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下列屬于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的是( 。
A.從經(jīng)過特定抗原免疫過的小鼠體內獲取能產(chǎn)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
B.將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
C.將融合的雜交瘤細胞直接在體外培養(yǎng)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內增殖
D.從細胞培養(yǎng)液中或小鼠腹腔內提取并分離出單克隆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一組是(  )
①若適當提高溫度,則Y點應右移
②若此圖示該植物在20°C時的關系圖,如將溫度提高到30°C(其他條件表不變),則X點應上移
③若曲線表示陰生植物,則Y點應左移
④若曲線表示陰生植物,則Z點應右移.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紫甘薯紅色素色澤鮮艷自然、無毒、無特殊氣味,具有抗突變、抗氧化、緩解肝功能障礙、抗腫瘤、抗高血糖等營養(yǎng)、藥理和保健功能,是一種理想的天然食用色素資源.如圖是提取紫甘薯紅色素的實驗流程,請分析回答:

(1)紫甘薯紅色素通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說明紫甘薯紅色素具有易溶于有機溶劑的特性,萃取之前需要進行粉碎和干燥處理、說明原料顆粒的大小和含水量影響萃取效率.
(2)雖然紫甘薯紅色素的熱穩(wěn)定性強,但是高溫土會影響紫甘薯紅色素的穩(wěn)定性,因此萃取時應嚴格控制溫度,并適當延長萃取時間.
(3)檸檬酸、鹽酸、無水乙醇、甲醇都能用于萃取紫甘薯紅色素,但是不同溶劑的萃取效率不同,某研究小組用不同溶劑進行萃取,利用分光法測定提取液的吸光值(結果如下表,已知色素提取的吸光值與色素含量呈正相關),則由此可見判斷提取紫甘薯紅色素的最理想的有機溶劑是檸檬酸,原因是用檸檬酸作提取劑時提取液的吸光值最大,說明提取到的色素最多.也有同學認為10%不一定是檸檬酸的最佳提取濃度,若要進一步設計實驗,以探究檸檬酸的濃度對紫甘薯紅色素提取效率的影響,實驗時設計思路應為設計一組具有濃度梯度的檸檬酸溶液,利用同樣的提取方法進行提取,比較各組提取液的吸光值.
溶劑種類鹽酸的顏色吸光值
無水乙醇紫紅色0.333
5%鹽酸紅色0.524
10%甲醇橘色0.232
10%檸檬酸紅色0.624
純水紫紅色0.3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分離土壤中纖維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 。
①稀釋倒平板法 ②涂布平板法、蹎渭毎羧》ā、苓x擇培養(yǎng)分離.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分解纖維素微生物的分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纖維素酶的發(fā)酵方法有液體發(fā)酵和固體發(fā)酵
B.對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進行了初步篩選后,無需再進行其他實驗
C.纖維素酶的測定方法,一般是對所產(chǎn)生的葡萄糖進行定量的測定
D.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是白化。╝)和色盲(b)的遺傳系譜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Ⅲ10的基因型是aaXbY;Ⅰ2的基因型是AaXBXb
(2)Ⅱ5的純合子的幾率是$\frac{1}{6}$.
(3)若Ⅱ7和Ⅱ8再生一個男孩,兩病都有的幾率是$\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為某家族中白化病遺傳系譜,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以A、a表示有關的基因):
(1)該致病基因是隱性的.
(2)5號、9號的基因型分別是Aa和aa.
(3)8號的基因型是AA或Aa;10號是純合子的概率基因型是$\frac{1}{3}$
(4)若8號與10號婚配,則后代中出現(xiàn)白化病的幾率是$\frac{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國際水稻研究所人員從產(chǎn)量低的耐淹水稻中找到一種耐淹的基因,將其移人到高產(chǎn)熱帶水稻中,終于培育出耐水淹的高產(chǎn)水稻品系,其產(chǎn)量比高產(chǎn)熱帶水稻產(chǎn)量還要高.耐淹基用移入的方法可通過轉基因技術實現(xiàn).
(1)轉基因過程中構建含耐淹基因的表達載體時,用到的酶主要是限制性內切酶、DNA連接酶.
(2)目的基因導入的受體細胞一般是體細胞,常用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
(3)將導入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培養(yǎng)成植株時,要用人工配制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為防止感染,器皿、培養(yǎng)基與植物組織等必須進行滅菌、消毒處理.為了保證受體細胞能正常生長發(fā)育,培養(yǎng)基中除了含有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吼外,還需添加比例適宜的植物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4)鑒定培育出的高產(chǎn)耐水淹水稻植株,最直接的方法是檢測是否抗水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