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于1970年提出了關于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內(nèi)共生起源學說。她認為,細菌和藍藻被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吞噬后,在長期的共生過程中演化成了線粒體和葉綠體,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問題:

(1)從細胞類型上分類,藍藻是_________生物。

(2)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吞噬細菌、藍藻的方式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的結構特性;由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形成過程,可以推測它們含有_________(細胞器)。

(3)線粒體、葉綠體之所以具有雙層膜結構,是因為內(nèi)層膜是被吞噬的單細胞生物的膜,其外層又包裹了_________的細胞膜。在葉綠體中能顯著增大膜面積、有利于酶附著,提高代謝效率的結構是_________

(4)結合線粒體的功能推測,被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吞噬的細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

【答案】 原核 流動性 核糖體 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 類囊體(囊狀結構或基粒) 有氧呼吸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以馬古利斯的共生起源假說為背景材料,考查了線粒體與葉綠體的結構與功能以及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等相關知識,要求學生識記細胞中各種細胞器及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能結合題中和圖中信息準確答題。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而且兩者的外膜和內(nèi)膜的功能不一樣,近些年來的內(nèi)共生學說比較流行。關于線粒體的內(nèi)共生假說:線粒體體來源于被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細菌,這種細菌和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共生,在長期的共生過程中演化成了線粒體葉綠體也是雙層膜,葉綠體的起源是被原始的真核單細胞生物吞噬的光合細菌,這種細菌和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共生,在長期的共生過程中演化成了葉綠體。

(1)根據(jù)細胞內(nèi)有無成形的細胞核把生物分為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兩大類,藍藻屬于原核生物

(2)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吞噬細菌、藍藻的方式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結構特性,據(jù)題圖可知葉綠體與線粒體是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吞噬細菌與藍藻形成的,而細菌和藍藻均具有核糖體,因此可以推測葉綠體與線粒體含有核糖體。

(3)線粒體、葉綠體之所以具有雙層膜結構,是因為內(nèi)層膜是被吞噬的單細胞生物的膜,其外層又包裹了原始真核單細胞生物的細胞膜。在葉綠體中能顯著增大膜面積、有利于酶附著,提高代謝效率的結構是基粒。

(4)由于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因此該種細菌的呼吸作用類型為有氧呼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簡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太陽能

B. 甲是生產(chǎn)者,主要是綠色植物

C. 乙是消費者,只能是動物

D. 若圖中所示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冬季蔬菜大棚,則其能量輸入不止太陽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產(chǎn)啤酒時,麥芽中多酚氧化酶(PPO)會降低啤酒質量。pH和溫度對PP0活性影響的曲線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PP0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 PP0的最適溫度為80℃

C. 制備啤酒的最適pH為8.4

D. 90℃高溫下,PP0因空間結構破壞永久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細胞中甲、乙、丙三種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及其相互關系如圖,a、b、c為小分子有機物。據(jù)圖回答:

(1)圖中元素X為__________,甲的中文名稱為______________。在細胞分裂間期中Ⅰ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體細胞中a和b共有________種,a與b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與c之間脫水縮合形成的化學鍵稱為____________,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c是丙具有多樣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曲線,圖2表示細胞內(nèi)染色體與核DNA數(shù)目比值的變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圖1中的__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標號)過程;b階段發(fā)生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圖2中DE段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可與圖1中的__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標號)過程相對應。

(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圖1中的__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標號)過程。與初級精母細胞相比,初級卵母細胞進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利用二倍體西瓜的品種甲和品種乙培育其他新品種的流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品種丁高度不育,所以品種丙和品種甲屬于不同物種

B. 品種丁不能結出有子果實的原因是品種丁不能進行減數(shù)分裂

C. 圖中①、④和⑤過程所用到的試劑都是秋水仙素

D. 由品種甲和品種乙培育出品種戊的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為了確定無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進行了4組實驗來驗證,4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第④組是進行了正確操作的對照組。下列針對實驗結果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 ①可能是由于未加CaCO3而得到的實驗結果

B. ②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無水乙醇而得到的實驗結果

C. ③可能是由于未加SiO2而得到的實驗結果

D. 綠葉中的色素都能夠溶解在層析液中,四種色素的溶解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血紅蛋白分子有兩條β肽鏈,控制正常β肽鏈合成的基因為HbA,HbS基因控制合成的β肽鏈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變?yōu)槔i氨酸可導致紅細胞呈鐮刀型。下圖為20世紀中葉非洲地區(qū)HbS基因與瘧疾的分布圖,基因型為HbSHbS的患者幾乎都死于兒童期。

請回答問題:

(1)為了明確HbA基因與HbS基因的根本差異,應該進行_________的結果比對。

(2)基因型為HbAHbS個體的一對等位基因都能表達,其體內(nèi)一個血紅蛋白分子中最少有_________條異常肽鏈。

(3)由圖可知,非洲中部HbS基因和瘧疾的分布基本吻合。與基因型為HbAHbA的個體相比,HbAHbS個體對瘧疾病原體抵抗力較強,因此瘧疾疫區(qū)比非疫區(qū)的_________基因頻率高。在疫區(qū)使用青蒿素治愈瘧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為_________的個體比例上升。以上事實可說明突變的有利或有害取決于所生存的環(huán)境,自然選擇使得_________發(fā)生改變,導致生物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種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應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對于同種植物的根、芽、莖來說,對生長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____。

(2)在生長素濃度為A時,對芽起促進生長作用,對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只能向下面的側芽運輸,這一特點叫做___________運輸。這種運輸方式使側芽的生長素濃度偏高,會抑制側芽的生長發(fā)育,這種現(xiàn)象叫做___________

(4)果農(nóng)對果樹進行修剪,可以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___________(升高/降低),有利于側芽發(fā)育成側枝,從而提高產(chǎn)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