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圖甲為細胞周期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的變化圖,圖乙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的模式圖,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
A.在de段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減半
B.圖乙有8個DNA分子、8條染色體
C.細胞周期cd段可包括前期和中期
D.圖乙細胞可能在圖甲細胞的bc段發(fā)生了突變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甲圖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復制;cd段表示G2期、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的分裂;ef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
乙圖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解答 解:A、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的分裂,這會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A錯誤;
B、圖乙中著絲點分裂,有8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B正確;
C、細胞周期cd段的每條染色體上都含有2個DNA分子,所以可包括前期和中期,C正確;
D、圖乙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可能會在分裂間期DNA分子復制時發(fā)生基因突變,即甲圖中的bc段,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和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變化規(guī)律,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判斷圖中細胞所處的時期;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準確判斷曲線圖中各區(qū)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時期,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仲元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葉綠體在光照下進行穩(wěn)定光合作用時,如果突然中斷CO2氣體的供應,短暫時間內(nèi)葉綠體中C3化合物與C5化合物相對含量的變化是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減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減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減少、C5化合物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圖1表示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部分結構中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甲、乙代表兩種細胞器,①~⑦代表各種物質(zhì).圖2表示該植物葉片CO2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S代表有機物量.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乙兩種細胞器的膜面積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積主要是通過內(nèi)膜向內(nèi)腔折疊形成嵴.
(2)若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tài)中,則圖1中“⑥→⑤→⑥”的循環(huán)能否進行?,原因缺少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

(3)若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圖2為CO2濃度一定、環(huán)境溫度為25℃時,不同光照條件下測得的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
①圖2中的A點時,圖1中能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有;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B-D間,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S2(用圖中符號表示).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的0-D間,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S2-S1(用圖中符號表示).
②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的 D點時,圖1中“物質(zhì)⑦”的去向是擴散到乙和細胞外(外界、大氣),D點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繼續(xù)上升的環(huán)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濃度.
③請據(jù)圖2在答卷圖中繪出環(huán)境溫度為30℃時,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要求在曲線上標明與圖中A、B、C三點對應的a、b、c三個點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生物體維持pH穩(wěn)定的機制”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HCl和NaOH溶液都有腐蝕性,應避免其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B.每種實驗材料測定完成后,都必須將燒杯充分洗凈,才可倒入等量的實驗材料
C.從加入HCl或NaOH溶液后的變化來說,生物材料更像是緩沖液
D.據(jù)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畫pH變化曲線時,一般以pH為橫軸,以酸或堿的滴數(shù)為縱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有些生物能進行不產(chǎn)生氧氣的光合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這是由于這類生物產(chǎn)生[H]的物質(zhì)不是H2O,而是其他的物質(zhì),例如綠硫細菌,它是通過H2S的分解產(chǎn)生[H](分解反應與H2O在光下分解類似).下列關于綠硫細菌光合作用的說法或推測,正確的是( 。
A.H2S的分解發(fā)生在暗反應階段
B.綠硫細菌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中進行的
C.綠硫細菌進行光合作用也需要吸收光能
D.H2S的分解與葡萄糖等有機物的合成沒有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甲為大棚中番茄葉肉細胞部分代謝過程示意圖,其中K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可以調(diào)節(jié)細胞內(nèi)的環(huán)境.圖乙表示番茄在不同溫度和光照強度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強度.請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細胞器K是液泡,物質(zhì)N是丙酮酸(丙酮酸和[H]).
(2)若在25℃下某葉肉細胞c、d、g、h過程都不進行,此時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對應乙圖中的A點和B點.
(3)分析圖乙中的兩條曲線可知,當光照強度小于2klx時,可通過適當降低溫度提高作物的產(chǎn)量.
(4)由圖乙可知,若某一天溫度為25℃,光照強度大于1klx小于2klx,光照時間為12小時,則一晝夜后番茄的干重將減少(填“增加”“減少”“不變”).
(5)M在氧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H],將與氧結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對該氧化沒有影響,但使該過程所釋放的能量都以熱的形式耗散,若將DNP注入到細胞中,M的氧化分解能(填“能”或“不能”)繼續(xù)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①③(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觀察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及復原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zhì)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無色、綠色.
②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的顏色分別是紅色、綠色.
③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改變光圈大小、調(diào)節(jié)反光鏡(電光源亮度).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高溫下細胞膜、葉綠體膜失去選擇透過性,葉綠素等色素進入A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我國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種具有鎮(zhèn)痛作用而又不會像嗎啡那樣使病人上癮的藥物--腦啡肽,下面是它的結構簡式,請根據(jù)此結構分析回答:

(1)該化合物有1個氨基和1個羧基.
(2)該化合物由4種氨基酸經(jīng)過脫水縮合反應形成的,該化合物叫五肽.腦啡肽形成時,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少了72.
(3)各個氨基酸之間以肽鍵相連,肽鍵可以簡寫成-CO-NH-.
(4)如果腦啡肽肽鏈長度不變,組成它的氨基酸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改變其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就可以改變其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蛋白質(zhì)(或多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的蛋白質(zhì)是同一種蛋白質(zhì)
B.沸水浴加熱后,構成胰島素的肽鏈充分伸展并斷裂
C.某蛋白質(zhì)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則該蛋白質(zhì)至少含有氧原子的個數(shù)是n+m
D.胰島素的功能取決于氨基酸的序列,與空間結構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