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湖南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魚類,后改造為人工魚塘,投餌養(yǎng)殖植食性魚類和肉食性魚類,兩類魚均無慮食浮游生物的能力.養(yǎng)殖前后生態(tài)調查的數據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備注:濾食是指以過濾方式攝食水中浮游生物.
生物類群、物種數量和生物量調查結果
2007年(養(yǎng)殖前)2010年(養(yǎng)殖后)
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
生物量(濕重kg/1000m256020
浮游草類物種數1120
生物量(干重g/m3210
魚類物種數158
生物量(濕重kg/1000m230750
蝦、貝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
生物量(濕重kg/1000m25513
(1)改為人工魚塘后,該湖泊生物群落的食物鏈(營養(yǎng))結構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這一過程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2)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是捕食者(植食性魚類)增加、競爭者(浮游藻類)大量繁殖.
(3)從表中可以推測,與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體內所含的總能量顯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投餌輸入大量能量.
(4)動物能攝食魚餌料,如果肉食性魚類只攝食蝦、貝等小型動物,可以推測在相同飼養(yǎng)條件下2010年肉食性魚類的總量將會減少,植食性魚類的總量將會增加.

分析 分析表格:由表格可知天然湖泊改為人工魚塘后,只有浮游藻類植物種類增多,其它種類均減少;而養(yǎng)殖前的高等水生植物的生物量最高,而養(yǎng)殖后魚類的生物量最高.

解答 解:(1)改為人工魚塘后,投餌養(yǎng)殖植食性魚類和肉食性魚類,則該湖泊的營養(yǎng)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發(fā)生顯著變化,這一過程的起始條件不為0,因此屬于次生演替.
(2)種間關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競爭、寄生,從種間關系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一方面與養(yǎng)殖植食性魚類有關;另一方面與浮游藻類爭奪陽光、養(yǎng)料有關.
(3)從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生物量明顯多于2007年生物量,主要原因是人工投餌輸入大量的能量.
(4)能量的傳遞是單向、逐級遞減,傳遞效率10%-20%.蝦、貝等小型動物能攝食魚餌料,肉食性魚類只攝食蝦、貝類,與肉食性魚類可以攝食魚餌相比較,肉食性動物的能量來源減少,與植食性魚類競爭減弱,植食性魚類相對增多.
故答案為:
(1)食物鏈(營養(yǎng))    (次生)演替
(2)捕食者(植食性魚類)增加     競爭者(浮游藻類)大量繁殖
(3)投餌輸入大量能量
(4)減少    增加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一部分的知識,通過表格中提供的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量的前后變化,考查群落、種間關系等內容,要求學生能在新情境下運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下面是在25℃時對某植物進行的不同的探究實驗.圖甲所示為不同環(huán)境條件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圖乙所示為探究該植物葉片在一定的光照下,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實驗中對圓葉片進行抽氣處理直至完全沉入水底,再將這些葉片放入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假設NaHCO3溶液不影響細胞呼吸作用),結果如圖丙.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與C點相比,A點條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是光照強度.由圖中數據可知,在光照強度為800μmol•mˉ2•sˉ1和土壤含水量為40%~60%條件下施肥效果最佳.若將該植物從B點所處的光照強度突然增加至D點所處的光照強度,短時間內葉綠體中ATP和C3含量的變化趨勢分別是增加、降低.
(2)圖丙中ab段,隨NaHCO3溶液濃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大(填“增大”或“減小”).
(3)若該植物葉肉細胞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用于相鄰細胞的呼吸作用時,則氧氣至少需穿過6層磷脂雙分子層.
(4)圖乙探究實驗的全過程中,除了必須控制好自變量--NaHCO3的濃度,還需要保持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才能使實驗結果具有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應將大蒜根尖制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
B.基因是染色體上的一段
C.RNA可在細胞內運輸物質
D.基因突變的普遍性表現在,它既可以發(fā)生在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幾類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硝化細菌與變形蟲結構上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有細胞壁
B.顫藻與發(fā)菜的共同點是都能進行光合作用,發(fā)菜中還含有葉綠體
C.T2噬菌體通過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
D.細菌和開花植物都有細胞壁、細胞膜和核糖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為單克隆抗體生產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傳統(tǒng)制備抗體的方法是向動物體內反復注射某種抗原,使B細胞和記憶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然后從動物血清中分離所需抗體.
(2)與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不同的是,②過程還可以使用滅活的病毒進行誘導融合.②過程誘導后,用選擇性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是既可大量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3)將經過③過程得到的能分泌專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注入小鼠腹腔中,一段時間后從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大量的鼠源性單克隆抗體.
(4)給某患者連續(xù)隔周注射某種鼠源性單抗治療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開始時病毒量明顯減少,一段時間后,病毒量又開始上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病毒發(fā)生了變異,也可能是人體產生了能與鼠源性單抗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使鼠源性單抗不能發(fā)揮抗病毒作用.
(5)研究人員可應用蛋白質工程技術,改造鼠源性單抗分子的結構,降低人體對鼠源性單抗的免疫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興奮在神經元間傳遞異常有多種原因.下列情況中,使突觸后膜無法興奮的原因不包括( 。
A.突觸間隙Ca2+濃度低,使神經遞質的釋放量遠低于正常值
B.興奮類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載體結合后,無法被及時滅活
C.后膜上的一種神經遞質受體與某病原體抗原結構類似,被免疫系統(tǒng)攻擊
D.某種神經毒素使突觸后膜上的大量Cl-通道開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中各種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細胞不正常增殖,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
B.正常人體的漿細胞和胰島B細胞的核基因相同,mRNA不完全相同
C.細胞衰老最終表現為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
D.細胞凋亡是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所控制的,在生長發(fā)育中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將生長發(fā)育狀況相同的某經濟作物分為兩組Ⅰ組用遮光網處理以降低光照強度,Ⅱ組不做處理,分別測定凈光合速率的日變化情況,結果如圖所示:
回答有關光合作用的問題.
將生長發(fā)育狀況相同的某經濟作物分為兩組,I組用遮光網處理以降低光照強度,Ⅱ組不做處理,分別測定凈光合速率的日變化情況,結果如圖.
(1)在ab段,I組植株葉肉細胞內產生[H]的場所有ACE(多選).
A.細胞質基質     B.葉綠體基質      C.類囊體         D.線粒體內膜       E.線粒體基質
(2)該植株在點c時體內有機物總量最少;若增加I組的透光量(其他條件不變),c點應向左移.
(3)與e點相比,f點時葉綠體內ATP的含量高(填“高”或“低”).
(4)若Ⅱ組植株在d點時線粒體中產生的CO2更多,兩組相比,此時Ⅱ組植株的總光合速率大于Ⅰ組植株.
(5)根據該實驗結果,在大棚栽種時提高該作物產量的具體措施是在dg對應的時間段(約下午1:30-3:30)進行遮光處理.
(6)如果凈光合速率測量指標是二氧化碳吸收量,單位為克/小時,光照強度維持d點強度2小時,植物I積累的葡萄糖為0.6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某些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正確的解釋是( 。
A.若某二倍體生物細胞有8條染色體,則圖A可表示該生物的一個染色體組
B.圖B可表示二倍體生物體細胞染色體組成
C.圖C可表示四倍體生物產生的生殖細胞的染色體組成
D.圖D中有四對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