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關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shù)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植物體細胞雜交必須先制備原生質(zhì)體
B.“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的培育需要運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shù)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
C.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需要使用纖維素酶來分離細胞
D.用于培養(yǎng)的植物器官或組織先要進行滅菌處理

分析 1、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shù):就是將不同種的植物體細胞原生質(zhì)體在一定條件下融合成雜種細胞,并把雜種細胞培育成完整植物體的技術(shù).
2、過程分析:
(1)誘導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離心、振動、電刺激等.化學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為誘導劑.
(2)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新的細胞壁的生成.
(3)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終點是培育成雜種植株,而不是形成雜種細胞就結(jié)束.
(4)雜種植株的特征:具備兩種植物的遺傳特征,原因是雜種植株中含有兩種植物的遺傳物質(zhì).

解答 解:A、植物細胞外有細胞壁,所以植物體細胞雜交必須先用酶解法去壁制備原生質(zhì)體,A正確;
B、“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的培育需要運用細胞融合技術(shù)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B正確;
C、植物體細胞雜交需要使用纖維素酶來獲得原生質(zhì)體,動物細胞培養(yǎng)需要使用胰蛋白酶來分離細胞,C錯誤;
D、用于培養(yǎng)的植物器官或組織是活體,不能進行滅菌處理,D錯誤.
故選:C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植物體細胞雜交的過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北京市順義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統(tǒng)一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針對耐藥菌日益增多的情況,利用噬菌體作為一種新的抗菌治療手段的研究備受關注,下列有關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

B.以宿主菌DNA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體的核酸

C.外殼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質(zhì)合成,使該細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內(nèi)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該細菌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第一中學校高三質(zhì)量檢測(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遺傳和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植物(3對基因遵循孟德爾定律),用其花粉離體培養(yǎng)獲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為aabbCC的比例為n/4

C.無子西瓜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

D.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先天性聾啞的孩子,這是基因重組的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表示A、B兩種植物光合效率隨光照強度改變的變化曲線,圖二表示將A植物放在不同濃度CO2環(huán)境條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強度影響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在較長時間連續(xù)陰雨的環(huán)境中,生長受到顯著影響的植物是A.
(2)若將植物體放在含C18O2的環(huán)境下,一段時間后,植物周圍的空氣中有沒有可能出現(xiàn)18O2?可能.(填“可能”、“不可能”)
(3)在c點時,葉綠體中ADP的移動方向是從葉綠體基質(zhì)向類囊體薄膜方向移動.
(4)e點與d點相比較,e點時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低;e點與f點相比較,e點時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高.(填“高”、“低”、“基本一致”)
(5)增施農(nóng)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增加CO2的供應或提供必需的礦質(zhì)元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科學家在對黃化豌豆幼苗切斷實驗中,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幼苗切斷生長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jié)果如圖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 。
A.乙烯能夠促進果實成熟
B.植物莖中乙烯含量的增加會促進生長素的合成
C.植物莖中生長素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開始合成乙烯
D.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中各種激素之間沒有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馬鈴薯塊莖進行無性繁殖,多代以后往往會感染病毒而減產(chǎn).獲得無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
A.選擇優(yōu)良品種進行雜交B.進行遠緣植物體細胞雜交
C.利用莖尖進行組織培養(yǎng)D.人工誘導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植物所結(jié)子粒由多對基因控制,其中三對自由組合的基因(A、a,C、c,R、r)為色澤基因,只有三對基因都含有顯性基因時才表現(xiàn)出有色,其它情況為無色.在有色的基礎上,另一對自由組合的基因(P、p)稱為紫色基因,當顯性基因P存在時才表現(xiàn)為紫色種子,而pp隱性純合時表現(xiàn)為紅色種子.回答下列問題:
(1)同時考慮四對基因,無色純合子的基因型有14種.
(2)AACCRRPP與aaccrrpp雜交,F(xiàn)1自交,F(xiàn)2的子粒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紫色:紅色:無色=81:27:148,其中有色種子中紫色種子占$\frac{3}{4}$.
(3)讓基因型純合的不同的甲乙無色植株相互雜交,F(xiàn)2的子粒中有色:無色=9:7,說明甲乙植株中至少有2對基因不相同.如果在不考慮基因(P、p)和正反交的情況下,能得到上述雜交結(jié)果的雜交組合有3種.
(4)讓純合的紅色植株與純合的無色植株雜交,F(xiàn)2的子粒中紫色:紅色:無色=9:3:4,則純合無色植株的基因型有3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能使處于分裂期的細胞產(chǎn)生缺失著絲點的染色體片段,當子細胞進入下一次分裂間期時,這些染色體片段便濃縮在主核(細胞核)之外,形成了微核(如圖1所示).蠶豆(2n=12)根尖微核測試技術(shù)被列為國家監(jiān)測水質(zhì)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研究小組利用微核測試技術(shù)進行“校園內(nèi)池塘水污染情況調(diào)查”的主要實驗步驟:
①浸種催芽:將大小均勻的蠶豆種子,在25℃等適宜條件下浸泡、催芽,待大部分根長至1-2cm左右,即可選作實驗材料.
②采集池塘水樣:從校園池塘的5個不同地段采集水樣.
③待檢測水樣處理根尖及恢復培養(yǎng):選取步驟①中根長度一致、生長良好的種子30粒,隨機均分為6組,分別放人5個盛有待檢測水樣和1個盛有蒸餾水的培養(yǎng)皿中,液體量以浸沒根尖為限.在25℃下處理24h后,取出種子,用蒸餾水漂洗三次,洗凈后再置人鋪有濕潤濾紙的瓷盤中,25℃下恢復培養(yǎng)24h.
④制作蠶豆根尖臨時裝片:切取各培養(yǎng)條件下獲得的蠶豆根尖,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中的染色體后,按正常步驟制作根尖臨時裝片.
⑤觀察統(tǒng)計實驗結(jié)果.
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實驗過程中,用檢測水樣處理后,需要在25℃下恢復培養(yǎng)24h,主要目的是促使細胞進入下一細胞周期的間期,便于觀察微核
(2)制作蠶豆根尖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以文字和箭頭表示).實驗過程中,用改良的苯酚品紅染液對蠶豆根尖細胞的染色體(質(zhì))進行染色,以便于鏡檢.
(3)從生物變異的結(jié)構(gòu)類型來看,微核的產(chǎn)生屬于染色體變異.通常選擇間期細胞進行微核統(tǒng)計的原因是間期細胞核完整,有利于將細胞核與微核區(qū)分開來
(4)實驗人員在高倍鏡下很難發(fā)現(xiàn)如圖2所示的蠶豆根尖細胞分裂圖象,主要原因是該時期(或“有絲分裂中期”)在細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很小
(5)若要獲得四倍體的蠶豆細胞,可用秋水仙素(填試劑)處理蠶豆幼苗的莖尖適宜時間,處理后的植株莖尖細胞染色體組數(shù)可能是2或4或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對下列各圖分析不準確的是( 。
A.
圖中的①②③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
圖中核糖體在mRNA上移動方向為從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
對于如圖,人體內(nèi)的T淋巴細胞可以進行①②③⑤過程
D.
圖中該段中內(nèi)有6種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