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物體A重40N,物體B重20N,A與B、B與地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物體B用細繩系住,當水平力F= 32N時,才能將A勻速拉出,求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許多科學家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亞里士多德發(fā)現(xiàn)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B.開普勒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為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奠定了基礎(chǔ) |
C.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多次實驗總結(jié)出來的一條實驗定律 |
D.庫侖通過著名的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的數(sh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書放在水平桌面上,書會受到彈力的作用,產(chǎn)生這個彈力的直接原因是:( )
A.書的形變 | B.書受到的吸引力 |
C.書和桌面的形變 | D.桌面的形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①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 |
B.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 |
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
D.用幾個不同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物體A重40N,物體B重20N,A與地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4,物體B用細繩系住,當水平力F=30N時,才能將A勻速拉出,求A與B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右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應為 mm。
(2)某興趣小組要測量木塊與較粗糙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他們先將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傾斜板與水平板間由一小段光滑曲面連接,保證木塊在兩板間通過時速度大小不變。
①使木塊從高h處由靜止滑下,在水平板上滑行x后停止運動,改變h大小,進行多次實驗,以h為橫坐標、x為縱坐標,從理論上(忽略木塊與傾斜板間的摩擦)得到的圖像應為 ;
②如果考慮到木塊與傾斜板之間的摩擦,在改變h時他們采取的辦法是:每次改變傾斜板的傾角,讓木塊每次由靜止開始下滑的位置在同一條豎直線上,對應的底邊長度為L,如圖丙所示。將每次實驗得到的h、x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繪制出的x—h圖像如圖丁所示,圖線的延長線與兩坐標軸的交點坐標分別為(a,0)和(0,-b),則木塊與傾斜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木塊與水平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一質(zhì)量m=1 kg的物體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2 N作用下恰能沿傾角α=37°的斜面勻速上滑,求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已知cos 37°=0.8,sin 37°=0.6,g=10 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歷史上首先正確認識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推翻“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物理學家是()
A.阿基米德 | B.牛頓 | C.伽利略 | D.亞里士多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輸入電壓為220V,副線圈輸出電壓為36V,兩只燈泡的額定電壓均為36V,額定功率為12W,額定功率為6W,試求:
(1)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是多少?
(2)S閉合后,兩燈均工作時原線圈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