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9.如圖所示為電動機與定值電阻R1并聯的電路,電路兩端加的電壓恒為U,開始S斷開電流表的示數為I1,S閉合后電動機正常運轉,電流表的示數為I2電流表為理想電表,電動機的內阻為R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frac{U}{{I}_{1}-{I}_{2}}$=R2B.$\frac{U}{{I}_{2}}$=$\frac{{R}_{1}{R}_{2}}{{R}_{1}+{R}_{2}}$
C.I2U=$\frac{{U}^{2}}{{R}_{1}}$+$\frac{{U}^{2}}{{R}_{2}}$D.I2U=(I1-I2)U+I22R1

分析 電動機工作時其電路是非純電阻電路,歐姆定律不成立,其消耗的功率不能用公式P=$\frac{{U}^{2}}{R}$求解.可根據功率分配關系研究各部分功率的關系.

解答 解:A、由于電動機是非純電阻用電器,因此歐姆定律不成立,故A、B錯誤.
C、由于歐姆定律不成立,則電動機消耗的功率不能用P=$\frac{{U}^{2}}{{R}_{2}}$表示,故C錯誤.
D、電動機消耗的功率為 (I2-I1)U,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I2U=(I2-I1)U+I22R1.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要抓住非純電阻電路與純電阻電路的區(qū)別,電動機正常工作時,其電路是非純電阻電路,歐姆定律不成立,研究功率關系要根據能量守恒定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情況可以利用庫侖定律的公式F=k$\frac{{q}_{1}{q}_{2}}{{r}^{2}}$計算庫侖力的是( 。
A.真空中兩個靜止帶電球體間的相互作用
B.任何絕緣介質中兩個靜止帶電體間的相互作用
C.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D.真空中兩個靜止帶電體的大小遠小于它們之間的距離,則可應用庫侖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有兩個帶電小球,電量分別為+Q和+9Q,在真空中相距0.4m.如果引進第三個帶電小球,正好使三個小球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第三個小球帶的是哪種電荷,應放距+Q多遠,電量是Q的幾倍( 。
A.正電 0.1m $\frac{9}{16}$B.負電 0.1m $\frac{9}{16}$C.正電 0.3m $\frac{9}{8}$D.負電 0.3m $\frac{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兩質量為m的小球,A帶電+q,B不帶電,兩球靜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且相距l(xiāng),現在空間沿AB方向加一個電場強度大小為E是勻強電場,t=0時刻,A開始受電場力運動.經過一段時間,A、B間第一次發(fā)生彈性正碰(即發(fā)生速度交換),無電量轉移,以后A、B之間的碰撞都是彈性碰撞.重力加速度為g,求
(1)A、B第一次剛 要發(fā)生碰撞時,A球的速度多大?
(2)從A、B第一次發(fā)生碰撞到第二次碰撞經歷時間為多少?
(3)求從第1次碰撞結束到第19次碰撞剛要發(fā)生所經歷的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內的平均速度是8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零時刻的速度是3m/sB.物體的加速度是4m/s2
C.任何1 s內的速度變化都是2m/sD.前2 s內的平均速度是7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靜電場中電場強度為零的位置,電勢也一定為零
B.法拉第首先提出用電場線和磁感線描繪抽象的電場和磁場這種形象化的研究方法
C.磁場中某點磁感應強度的方向,與放在該點的一小段檢驗電流元所受磁場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
D.場強表達式E=$\frac{F}{q}$和加速度表達式a=$\frac{F}{m}$都是利用比值法得到的定義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甲所示,物體以一定初速度從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運動,上升的最大高度為3.0m.選擇地面為參考平面,上升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E隨高度h的變化如圖乙所示.(g=10m/s2,sin37°=0.60,cos37°=0.8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質量為1kg
B.物體可能靜止在斜面頂端
C.物體上升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
D.物體回到斜面底端時的動能為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滑輪質量忽略不計,忽略一切摩擦力,物體A的質量m1大于物體B的質量m2,在A、B運動過程中彈簧秤的讀數是( 。
A.(m1+m2)gB.(m1-m2)gC.($\frac{2{m}_{1}{m}_{2}}{{m}_{1}+{m}_{2}}$)gD.($\frac{4{m}_{1}{m}_{2}}{{m}_{1}+{m}_{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