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同一個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在0~4s內(nèi)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在第2 s末,兩車的速度相同
B.在第2 s末,兩車處于同一位置
C.在0~4 s內(nèi),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D.在2~4 s內(nèi),甲在乙的前面

分析 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由圖象直接讀出速度的大小,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根據(jù)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判斷甲乙兩個質(zhì)點的運動情況.

解答 解:A、圖象的縱坐標表示速度,則可知,2s末兩車的速度相同,故A正確;
B、因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同一個方向做直線運動,由圖看出,在前2s內(nèi)甲比乙運動得快,在第2s末兩車相距最遠.故B錯誤.
C、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圖可知在0-4s內(nèi),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不相等,故C錯誤;
D、2s時,乙車在甲車的前面,而4s時兩車再次相遇,故說明2-4s后乙車在甲車的前面,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根據(jù)速度圖象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是學(xué)習圖象應(yīng)培養(yǎng)的基本能力,知道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圖象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物體通過的位移,因此通過圖象可明確物體的運動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物塊a、b和c的質(zhì)量之比為1:2:3,a和b、b和c之間用完全相同的輕彈簧S1和S2相連,通過系在a上的細線懸掛于固定點O,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細線剪斷,將物塊a、b和c的加速度記為a1、a2和a3,S1和S2相對于原長的伸長量分別記為△l1和△l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在剪斷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1=6gB.a2=2.5gC.△l1:△l2=5:3D.△l1:△l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所用的電路如圖所示,一位同學(xué)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點如圖所示.
(1)根據(jù)描點作出U-I圖線.
(2)根據(jù)圖線得出:E=1.47V,r=0.76?.(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一個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其初速度大小為4m/s,經(jīng)過1s后速度大小為3m/s,規(guī)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物體的加速度可能為(  )
A.7 m/s2B.-7 m/s2C.1 m/s2D.-1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小燈泡通電后其電流I隨所加電壓U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P為圖線上一點,PN為圖線過P點的切線,PQ為U軸的垂線,PM為I軸的垂線.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小燈泡的電阻減小
B.對應(yīng)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R=$\frac{{U}_{1}}{{I}_{1}}$
C.對應(yīng)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R=$\frac{{U}_{1}}{{I}_{2}-{I}_{1}}$
D.對應(yīng)P點,小燈泡的功率為圖中矩形PQOM所圍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guān)于質(zhì)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大的物體有時也能看成質(zhì)點
B.體積很小的物體都可以看成質(zhì)點.
C.只有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小的物體才能看成質(zhì)點
D.質(zhì)量很小的物體都可以看成質(zhì)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物理學(xué)中引入物理量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研究方法.下面四個物理量不是用比值法定義的是( 。
A.電場強度E=$\frac{F}{q}$B.磁感應(yīng)強度B=$\frac{F}{IL}$C.電流I=$\frac{U}{R}$D.電容C=$\frac{Q}{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輛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從開始運動到駛過第一個100m距離時,速度增加了10m/s.汽車駛過第二個100m時,速度的增加量是(  )
A.4.1 m/sB.8.2 m/sC.10 m/sD.2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0m/s,加速度大小為2m/s2,則物體在第1s內(nèi)的位移是(  )
A.1 mB.9 mC.25 mD.11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