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力是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的,一個力既有施力物體,又有受力物體 |
| B. | 只有相互接觸的兩物體之間才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 |
| C. | 物體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時的 |
| D. | 一個物體先對別的物體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 |
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版權(quán)所有 | |
分析: | 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的.物體之間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同時產(chǎn)生的. |
解答: | 解:A、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的,一個力既有施力物體,又有受力物體.故A正確. B、物體之間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電場力和磁場力.故B錯誤.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時的.故C正確. 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的.故D錯誤. 故選AC |
點評: | 本題考查對力的概念的理解能力.關(guān)鍵抓住力本身的概念: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A板的電勢UA=0,B板的電勢UB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2所示.電子只受電場力的作用,且初速度為零,則( 。
| A. | 若電子在t=0時刻進入的,它將一直向B板運動 |
| B. | 若電子在t=0時刻進入的,它將時而向B板運動,時而向A板運動,最后打在B板上 |
| C. | 若電子在t= 時刻進入的,它將時而向B板運動,時而向A板運動,最后打在B板上 |
| D. | 若電子是在t=時刻進入的,它將時而向B板、時而向A板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xué)采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已知干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5V,內(nèi)阻約2Ω,電壓表(0~3V 約3kΩ),電流表(0~0.6A 約1.0Ω),滑動變阻器有R1(10Ω 2A)和R2(100Ω 0.1A)各一只.
(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用 R1。ㄟx填“R1”或“R2”).
(2)在圖乙中用筆畫線代替導(dǎo)線連接實驗電路.
(3)在實驗中測得多組電壓和電流值,得到如圖丙所示的U﹣I圖象,由圖可較準確地求出電源電動勢E= 1.48 V;內(nèi)阻r= 1.88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關(guān)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具有慣性 |
| B. | 只有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才具有慣性 |
| C. | 只有做變速運動的物體才具有慣性 |
| D. | 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 交流。ㄟx填“直流”或“交流”)電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圖示是實驗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A、B、C、D為四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則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 0.1 s.經(jīng)測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打點計時器打下B點時物體的速度等于 0.30 m/s,物體的加速度等于 1.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足夠長的斜面傾角θ=37°.一個物體以v0=12m/s的初速度,從斜面A點處沿斜面向上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8.0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體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離s;
(2)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3)物體沿斜面到達最高點后返回下滑時的加速大小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體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先勻加速運動了t1=4秒,速度達到10米每秒,又勻速運動了t2=10秒,再勻減速運動t3=6秒后停止,求運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總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以速度v0水平拋出一小球,忽略空氣阻力,當小球的水平速度與豎直速度大小相等時,水平位移與豎直位移的比值是( 。
| A. | 1:1 | B. | 2:1 | C. | 1:2 | D. | 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