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在橫截面積為S的均勻銅導線中流過恒定電流I,銅的電阻率為ρ,電子電量為e,則電子在銅導線中受到的電場作用力為$\frac{Iρe}{S}$.

分析 設導線長度為L,由電阻定律可求得電阻大;由歐姆定律可求得電壓;再由F=Eq可求得電場力的大。

解答 解:電阻大小R=$ρ\frac{L}{S}$,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壓為:
U=IR=I$ρ\frac{L}{S}$;
則電子受到的電場力為:
F=Ed=$\frac{Ue}{L}$=$\frac{Iρe}{S}$;
故答案為:$\frac{Iρe}{S}$

點評 本題考查電阻定律、歐姆定律以及電場力的計算問題,要注意明確導線兩端的電壓計算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人沿著半徑為 R的水平圓周跑道跑了$\frac{5}{4}$圈,對此過程的路程和位移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為2.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為0.5R
C.路程為2.5πR、位移的大小為0.5RD.路程為2.5πR、位移的大小為$\sqrt{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重80N的物體A放置在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長為10cm,勁度系數為1000N/m的彈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上底端,另一端放置物體A后,彈簧長縮短為8cm,現用一彈簧秤沿斜面上拉物體,若滑塊與斜面間最大靜摩擦力為25N,當彈簧的長度仍為8cm時,彈簧秤的讀數不可能為( 。
A.4NB.24NC.44ND.5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某衛(wèi)星的發(fā)射過程如圖所示,先將衛(wèi)星從地面發(fā)射并從A點進入橢圓軌道I運行,然后在B點通過改變衛(wèi)星的速度,讓衛(wèi)星進入預定圓形軌道II上運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一定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B.該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I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速度減小,但機械能不變
C.該衛(wèi)星在軌道I上運動行的周期大于在軌道II上運行的周期
D.測量出該衛(wèi)星在軌道II上運行的線速度和周期,即可計算地球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足夠大的光滑絕緣水平面上,有一固定坐標系xOy,第一象限有磁感應強度大小B=1T、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第四象限有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B′,磁感應強度的大小未知,俯視圖如圖所示.一重力不計、比荷為1C/kg的帶負電微粒(視為質點),以v0═1m/s的初速度自原點O沿y軸正方向開始運動,恰能通過第四象限的P點,P點的坐標為(1.5m,-0.5m),試求:
(1)第四象限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B′.
(2)微粒從O到P的時間(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使用的器材有: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及往小車上擺放的大砝碼、細線、小桶及往小桶里放的小砝碼、打點計時器等.
(1)他以小桶及小桶內的砝碼的總重力作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F,測出不同拉力F對應的加速度a值,并把各數據標在aF圖象上后,發(fā)現它們都在一條直線的附近,這條直線不過坐標原點,如圖甲所示,而與橫坐標軸交于F1點,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
答: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夠.
(2)經過調整后,該同學作出的aF圖象如圖乙中的A所示,另一位同學使用同一套儀器作出的a-F圖象如圖乙中的B所示.B圖線的斜率比A圖線的斜率小的原因是什么?
答:B圖線表示的小車及車上砝碼總質量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1)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某同學打出了一條紙帶,已知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他按打點先后順序每5個點取1個計數點,依次得到了O、A、B、C、D等幾個計數點,如圖所示,則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用刻度尺量得OA=2.40cm,OB=4.40cm,OC=6.00cm,OD=7.20cm,打B點時紙帶的速度大小為0.18m/s,紙帶運動的加速度為0.40m/s2

(2)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f>50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ㄌ睢捌蟆被颉捌 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所示,相距l(xiāng)的兩小球A、B 位于同一高度h(l,h均為定值),將A 向B 水平拋出,同時B自由下落.A、B 與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變,豎直分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不計空氣阻力及小球與地面碰撞的時間,則( 。
A.A、B 一定能相碰
B.A、B 不可能運動到最高處相碰
C.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會相碰
D.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決于A 的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測量小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半徑足夠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與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點相切,C點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為C′.重力加速度為g.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天平稱出物塊Q的質量m;
②測量出軌道AB的半徑R、BC的長度L和CC′的長度h;
③將物塊Q在A點從靜止釋放,在物塊Q落地處標記其落點D;
④重復步驟③,共做10次;
⑤將10個落地點用一個盡量小的圓圍住,用米尺測量圓心到C’的距離s.
(1)用實驗中的測量量表示:
(ⅰ)物塊Q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mgR;
(ⅱ)物塊Q到達C點時的動能EkC=$\frac{mg{s}^{2}}{4h}$;
(ⅲ)在物塊Q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物塊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R-\frac{mg{s}^{2}}{4h}$;
(ⅳ)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frac{R}{L}-\frac{{s}^{2}}{4hL}$.
(2)回答下列問題:
(ⅰ)實驗步驟④⑤的目的是通過多次實驗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
(ⅱ)已知實驗測得μ值比實際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實驗中測量的誤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圓弧軌道存在摩擦,接縫B處不平滑.(寫出一個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