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關于電源電動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無論內(nèi)電壓和外電壓如何變化,其電源電動勢一定不變
B.電路中路端電壓增大時,則電源電動勢也一定增大
C.電動勢就是電勢差,也叫電壓
D.電源的電動勢越大,電源所能提供的電能就越多

分析 電動勢是表示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的物理量,電動勢大小等于內(nèi)外電路電勢降落之和.電動勢由電源本身的特性決定,與外電路的結(jié)構無關.

解答 解:A、電源的電動勢由電源本身的特性決定,與外電路的結(jié)構無關,無論內(nèi)電壓和外電壓如何變化,其電源電動勢一定不變.故A正確.
B、電源的電動勢由電源本身的特性決定,與外電路的結(jié)構無關.故B錯誤;
C、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電源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但電動勢與電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說“就是”,故C錯誤;
D、電動勢是表示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的物理量,由電源本身決定,電源的電動勢越大,電源所能提供的電能的本領越大,但不能說提供的電能就越多,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對于電源的電動勢的理解能力,電動勢是表征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本領大小,與外電路無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某小型水電站的電能輸送示意圖如圖甲所示,發(fā)電機輸出的電壓恒定,通過升壓變壓器T1和降壓變壓器T2向用戶供電,已知輸電線的總電阻為R,降壓變壓器T2的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為4:l,它的副線圈兩端的交變電壓如圖乙所示,R0為負載電阻.若將變壓器視為理想變壓器,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降壓變壓器T2原線圈的輸入電壓為55V
B.降壓變壓器T2的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之比為4:1
C.升壓變壓器T1的輸出電壓等于降壓變壓器T2的輸入電壓
D.當R0增大時,升壓變壓器T1的輸出電壓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電動機是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設備,下列使用了電動機的電器是(  )
A.電風扇B.電飯鍋C.電烙鐵D.日光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一條形磁鐵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左上方固定一根與磁鐵垂直的長直導線,當導線中通以圖示方向的電流時( 。
A.磁鐵對桌面的壓力增大B.磁鐵對桌面的壓力減小
C.磁鐵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磁鐵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一個擺長約1m的單擺,在下圖所示的四種驅(qū)動力作用下振動,要使該單擺振動穩(wěn)定時的振幅最大,應選用下圖所示的哪一種驅(qū)動力(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m/s2)(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兩個質(zhì)點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靜止開始從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時開始做直線運動,其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對a、b運動情況的分析,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a、b加速時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1B.a、b減速時的位移大小之比為1:1
C.在t=3t0時刻,a、b相距最遠D.在t=6t0時刻,a、b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點電荷的場強公式E=k$\frac{Q}{{r}^{2}}$的幾種不同的理解,正確的是(  )
A..以點電荷Q為中心,r為半徑的球面上各處的場強相同
B.此公式不僅適用于點電荷還適用于勻強電場
C.點電荷Q產(chǎn)生的電場中,各點的場強方向一定是背向點電荷Q
D.在點電荷Q的電場中,某點的場強大小與Q成正比,與r2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根據(jù)玻爾的原子模型知道,氫原子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時需吸收某種特定頻率的光子
B.鎢鈣鈉鉀銣五種金屬的逸出功漸減小,所以發(fā)生光電應時,從銣中逸出的光電子初動能最大
C.可見光中紫光光子的能量最大,所以紫光是可見光中最亮的單色光
D.半衰期只跟原子核的構成有關,跟原子所處的物環(huán)境和化學環(huán)境無關
E.原子核是核子憑借核力結(jié)合在一起的,結(jié)合過程會釋放大量的核能,平均每個核子釋放的核能越多,構成的原子核越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站在地球赤道上A點的人和站在北緯60°上B點的人隨地球轉(zhuǎn)動的角速度之比ωA:ωB=1:1,線速度之比vA:vB=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