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用所學的知識分析以下問題:
(1)期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示,F(xiàn)與F′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D.
A.理想實驗法  B.建立物理模型法 
C.控制變量法  D.等效替代法.

分析 明確實驗原理,了解實驗誤差的存在,知道該實驗中“理論值”和“實驗值”的區(qū)別

解答 解:(1)F是通過作圖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論值,而F′是通過一個彈簧稱沿AO方向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到O點,使得一個彈簧稱的拉力與兩個彈簧稱的拉力效果相同,測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誤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
(2)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所以本實驗采用的等效替代法,故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1)F′;(2)D

點評 本實驗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個合力與幾個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明確“理論值”和“實驗值”的區(qū)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做“測電池組的電動勢E(約3V)和內(nèi)電阻r”的實驗時,其中部分實驗器材參數(shù)如下:電壓表(量程3V ),電流表(量程0.6A ),定值電阻R0 (阻值為3Ω ),滑動變阻器R(阻值約30Ω).

(1)某同學設計的電路圖如圖甲所示.請你按圖甲電路圖在圖乙上用線條代表導線完成事務連接.
(2)在電路連接正確的情況下,該同學閉合開關時發(fā)現(xiàn)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沒有示數(shù),反復檢查后發(fā)現(xiàn)電路連接完好,估計是某一元件短路,因此他拿來多用電表檢查故障.其操作過程如下:
①斷開電源開關S.
②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Ω檔,調零后,紅黑表筆分別接R兩端,讀數(shù)為30Ω.
③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00Ω檔,調零后,將紅黑表筆分別接電壓表兩端,發(fā)現(xiàn)指針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所測阻值為3000Ω,然后又將兩表筆接電流表兩端,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幾乎不變.
由以上操作可知判斷發(fā)生斷路故障的元件是電流表(填元件名稱).
(3)在更換規(guī)格相同的元件后,他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測出了6組對應的數(shù)據(jù)并在圖象上描點如圖丁所示,請繼續(xù)完成圖象,根據(jù)所作圖象可得該電池組的電動勢E=3.00V.內(nèi)阻r=0.57Ω.(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一個金屬小球靜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兩根細繩A、B懸于水平天花板,B繩處于豎直位置,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屬小球一定受到2個力的作用
B.金屬小球一定受到3個力的作用
C.金屬小球一定受到4個力的作用
D.金屬小球可能受到3個力也可能受4個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磁通量可以形象地理解為“穿過磁場中某一面積的磁感線條數(shù)”.在如圖所示磁場中,將某一面積為S且垂直于紙面的線圈從左向右平行移動,依次經(jīng)過甲、乙、丙三個位置時,穿過該線圈的磁通量分別為φ1、φ2、φ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φ123B.φ1>φ23
C.此過程線圈中有感應電流產(chǎn)生D.此過程線圈中無感應電流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在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有一點P,現(xiàn)在該點放置一試探點電荷,其電荷量q=1.6×10-10C;P點與點電荷Q之間的距離r=0.3m,試探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大小為8.0×10-5N.已知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求
(1)點電荷Q在P處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大。
(2)點電荷Q的電荷量;
(3)若將P點的試探電荷拿走,則P點的電場強度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汽車的重力為( 。
A.3×102NB.3×103NC.3×104ND.3×1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瞬時功率始終大于平均功率
C.實際功率一定等于額定功率D.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0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實驗時,主要的步驟是: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以表示F1、F2的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找出對角線F;
E.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論上述步驟中: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C和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同學為了測定木塊與小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用彈簧秤測量帶凹槽的木塊重力,記為FN1;
②將力傳感器A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測力端通過輕質水平細繩與木塊相連木塊放在較長的平板小車上.水平輕質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連接小車,另一端系沙桶,不斷地緩慢向沙桶里倒入細紗,直到小車運動起來,待傳感器示數(shù)穩(wěn)定后,記錄此時數(shù)據(jù)F1;
③向凹槽中依次添加重力為0.5N的砝碼,改變木塊與小車之間的壓力FN,重復操作②,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壓力FN1FN2FN3FN4FN5FN6FN7FN8
FN/N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傳感器數(shù)據(jù)F1F2F3F4F5F6F7F8
F/N0.590.830.991.221.421.611.792.01
試完成:
(1)在實驗過程中,是否要求長木板必須做勻速直線運動?否(填“是”或“否”)
(2)為了充分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該同學將所測得的數(shù)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別計算出了三個差值:△f1=F5-F1=0.83N,:△f2=F6-F2=0.78N,:△f3=F7-F3=0.80N,請你給出第四個差值:△f4=F8-F4=0.79N.
(3)根據(jù)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0.50N砝碼時摩擦力增加:△f,△f用:△f1,△f2,△f3,△f4,表示的式子為:△f=$\frac{△{f}_{1}+△{f}_{2}+△{f}_{3}+△{f}_{4}}{4×4}$,代入數(shù)據(jù)得:△f=0.2N
(4)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