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質(zhì)量M=1kg、長L=1m的平板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質(zhì)量m=3kg的物塊(視為質(zhì)點)以初速度v0=3 m/s滑上平板小車,物塊與平板小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塊在平板小車上滑行的時間;
(2)若在物塊滑上平板小車的同時,給平板小車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為了使物塊不離開平板小車,求恒力F應滿足的條件.

分析 (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兩者的加速度,再結(jié)合運動學公式求解時間,
(2)物塊向右做減速運動,小車向右做加速運動,當F較小時,物塊剛好不從平板小車右端離開,則兩者速度相等,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結(jié)合運動學公式列式求解最小作用力F;當F較大時,開始物塊減速,木板加速,兩者在木板上某一位置具有共同加速度;若兩者共速后剛好能保持相對靜止,此時F最大,對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解答 解:(1)由牛頓第二定律,物塊的加速度大。${a}_{m}=\frac{μmg}{m}=1m/{s}^{2}$
平板小車的加速度大。${a}_{M}=\frac{μmg}{M}=3m/{s}^{2}$
由運動學公式有:$L={v}_{0}t-\frac{1}{2}{a}_{m}{t}^{2}-\frac{1}{2}{a}_{M}{t}^{2}$
解得:t=0.5s或t=1s(舍)
故物塊在平板小車上滑行的時間為0.5s,
(2)當F較小時,對小車有:F1+μmg=Ma1,物塊剛好不從平板小車右端離開,有:
v0-amt1=a1t1
$L={v}_{0}{t}_{1}-\frac{1}{2}{a}_{m}{t}_{1}^{2}-\frac{1}{2}{a}_{1}{t}_{1}^{2}$
解得:F1=0.5N
當F較大時,開始物塊減速,木板加速,兩者在木板上某一位置具有共同加速度;若兩者共速后能保持相對靜止,則:
F2=(m+M)a2
此時有:a2=am
解得:F2=4N
故恒力F應該滿足的條件為0.5N≤F≤4N.
答:(1)物塊在平板小車上滑行的時間為0.5s,
(2)恒力F應該滿足的條件為0.5N≤F≤4N.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的綜合運用,知道加速度是求解受力情況和受力情況的橋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實驗中用沙和沙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

(1)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diào)節(jié)長木板一端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B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diào)節(jié)m的大小,使小車在沙和沙桶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沙和沙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撤去紙帶以及沙和沙桶,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要進行質(zhì)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C點的速度為VC=0.49m/s,a=0.3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2012年6月16日,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隨“神舟九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并于6月29日安全返回,實現(xiàn)了國人“嫦娥飛天”的千年夢想.“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回收階段完成的最后一個動作是斷開主傘纜繩,啟動反推發(fā)動機工作,此時返回艙的速度豎直向下,大小約為7m/s,距地面的高度約為1m,落地前一瞬間的速度約為1m/s,空氣阻力及因反推火箭工作造成的質(zhì)量改變均不計(g取10m/s2),求:
(1)反推發(fā)動機工作后,返回艙落地前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航天員所承受的支持力是重力的多少倍?
(3)假設返回艙與航天員的總質(zhì)量為3t,求反推火箭對返回艙的平均推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帶有等量異種電荷的一對平行金屬板,上極板帶正電荷.如果兩極板間距不是足夠近或者兩極板面積不是足夠大,即使在兩極板之間,它們的電場線也不是彼此平行的直線,而是如圖所示的曲線(電場方向未畫出).虛線MN是穿過兩極板正中央的一條直線.關于這種電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的電勢高于d點的電勢
B.b點的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
C.將一負電荷從a點移到d點,其電勢能增大
D.將一正電荷從a點由靜止釋放,它將沿著電場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打上的點計算出

(1)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及盤中砝碼的重力.
(2)一組同學在做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一定,改變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采用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為了比較容易地檢查出加速度a與質(zhì)量M的關系,應該做a與$\frac{1}{M}$的圖象.(選填“M”或“$\frac{1}{M}$”)
(3)如圖2(a),甲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的a-F圖線,說明實驗存在的問題是平衡摩擦力過大
(4)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F圖線,如圖2(b)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答: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M;
(5)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利用圖3給出的數(shù)據(jù)可求A點時的速度VA=0.360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1.58m/s2.(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為了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物體受力的關系,某實驗小組采用了如圖所示裝置,木盒和沙桶都裝有盛沙子.沙桶和桶內(nèi)沙子的總質(zhì)量記為m,木盒和盒內(nèi)沙子的總質(zhì)量記為M,平衡摩擦力后進行下列實驗:
探究在質(zhì)量不變的情況下,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從木盒中取出一些沙子,裝入沙桶中,測量并記錄沙桶和桶內(nèi)沙子的總質(zhì)量記為m,將mg視為合外力F,從打下的紙帶中計算得出對應的加速度a.多次從木盒中取出一些沙子,裝入沙桶中,保持系統(tǒng)的總質(zhì)量不變,每次會得到一個相應的加速度.以合外力F為橫軸,以加速度a為縱軸,畫出a-F圖象,結(jié)果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①這種探究方法中的研究對象是C
A.沙桶和桶內(nèi)沙子      
B.木盒和盒內(nèi)沙子
C.沙桶和桶內(nèi)沙子與木盒和盒內(nèi)沙子組成的系統(tǒng)
②這種探究方法中m與M的關系C
A.應滿足m<<M       B.應滿足M<<m        C.不必要滿足m<<M或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在一次“模擬微重力環(huán)境”的實驗中,實驗人員乘座實驗飛艇到達h1=6000m 的高空,然后讓飛艇由靜止下落,下落過程中飛艇所受阻力為其重力的0.04倍.實 驗人員可以在飛艇內(nèi)進行微重力影響的實驗,當飛艇下落到距地面的高度皮h2=3000m 時,開始做勻減速運動,以保證飛艇離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h=500m,取g=lOm/s2,求:
(1)飛艇加速下落的時間t;
(2)減速運動過程中,實驗人員對座椅的壓力F與其重力mg的比值$\frac{F}{mg}$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A、mB的兩個物體A和B,用跨過定滑輪的細繩相連.用力把B壓在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細繩與桌面平行.現(xiàn)撤去壓B的外力,使A、B從靜止開始運動,A著地后不反彈,B在水平桌面上滑動的距離為L.已知在運動過程中B始終碰不到滑輪.B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滑輪與軸間、繩子的摩擦,不計空氣阻力及細繩、滑輪的質(zhì)量.
求:(1)A下落過程的加速度大。
(2)在剛撤去壓B的外力時A離地面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a、b兩物體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加速時,物體a的加速度等于物體b的加速度
B.20s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C.40s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相距800m
D.60s時,物體a在物體b的前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