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春天有許多游客放風箏,會放風箏的人可使風箏靜止在空中.如圖所示,AB代表風箏截面,OL代表風箏線.已知風向水平,則風箏可能靜止的是下列各圖中的(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MPQ為豎直面內一固定軌道,MP是半徑為R的1/4光滑圓弧軌道,它與水平軌道PQ相切于PQ端固定一豎直擋板,PQ長為s。一小物塊在M端由靜止開始沿軌道下滑,與擋板只發(fā)生一次彈性碰撞(沒有能量損失)后停在距Q點為L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塊滑至圓弧軌道P時對軌道壓力的大;

(2)物塊與PQ段動摩擦因數(shù)μ的可能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中,利用得到的彈力F和彈簧總長度L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FL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1)彈簧不發(fā)生形變時的長度L0=________cm.

(2)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________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年3月5日,以色列一支籃球隊的隊員在耶路撒冷動物園和一頭大象拔河,如圖所示.設隊員拉繩的力為2500N,大象始終保持靜止,那么大象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右圖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個力的作用,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無處不在,如圖所示是我們衣服上的拉鏈的一部分,在把拉鏈拉開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三角形的東西在兩鏈中間運動,使很難直接分開的拉鏈容易地拉開,關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拉開拉鏈的時候,三角形的物體增大了分開兩拉鏈的力

B.拉開拉鏈的時候,三角形的物體只是為了將拉鏈分開并沒有增大拉力

C.拉開拉鏈時,三角形的物體增大了分開拉鏈的力,但合上拉鏈時減小了合上的力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兩根繩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靜止,逐漸增大兩繩之間的夾角,則在增大夾角的過程中,兩繩對重物拉力的合力將(  )

A.不變                          B.減小

C.增大                                   D.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年6月13日,北京時間6月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十飛船在離地面343Km的近圓軌道上進行了我國第5次載入空間交會對接。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漂浮姿態(tài)進入天宮一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航天員以漂浮姿態(tài)進入天宮一號,說明航天員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完成對接組合體的運行速度小于7.9Km/s

   C、王亞平在天宮一號中講課時可以用彈簧秤懸掛測一杯水的重力

   D、完成對接后的組合體運行的加速度大于

★★★

★★★

B解析:A、航天員以漂浮姿態(tài)進入天宮一號,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但地球對他的萬有引力仍然存在,提供他隨天宮一號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故A錯誤;
B、第一宇宙速度為最大環(huán)繞速度,天宮一號的線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故B正確.
C、天宮一號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不能用彈簧秤懸掛測一杯水的重力.故C錯誤.
D、由mg′=G,則得g′=,則知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越大,所在處的重力加速度越。瓿蓪雍蟮慕M合體運行的加速度等于軌道處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9.8m/s2.故D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一種“傻瓜”相機的曝光時間(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為了估測該相機的曝光時間,有位同學提出了下述實驗方案:他從墻面上A點的正上方與A相距H處,使一個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過A點時,立即按動快門,對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圖所示的照片,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條模糊的徑跡CD.請從上述信息和照片上選取估算相機曝光時間必要的物理量.用符號表示,如H等,并推出計算曝光時間的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