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6059  426067  426073  426077  426083  426085  426089  426095  426097  426103  426109  426113  426115  426119  426125  426127  426133  426137  426139  426143  426145  426149  426151  426153  426154  426155  426157  426158  426159  426161  426163  426167  426169  426173  426175  426179  426185  426187  426193  426197  426199  426203  426209  426215  426217  426223  426227  426229  426235  426239  426245  426253  447348 

2.第(7)(8)兩段運用________的論證方法,從________這一方面論證了中心論點;第(11)段告訴我們生活中________,闡明了欣賞別人要________的道理,從而進一步論述了中心論點。

試題詳情

1.本文針對日常生活中________(用文中語句回答)這一現(xiàn)象,闡述了________的中心論點(用自己語言概括)。

試題詳情

3.文章是怎樣提出中心論點的?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________

試題詳情

2.文章開頭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

試題詳情

1.寫出選擇A、B、C、D作為答案的理由。

①選擇A,是因為________;

②選擇B,是因為________;

③選擇C,是因為________;

④選擇D,是因為________。

試題詳情

2.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孜孜(勤勉)不倦  汲(吸)取

B.持之以恒(恒心)  素材(材料)

C.不言而喻(明白)  創(chuàng)(創(chuàng)造性)意

D.鍥(雕刻)而不舍  根深蒂(花或瓜果與枝莖相連的部分)固

能力提高

問題

從第59頁四種圖形中,找出一個性質(zhì)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來。

①對于上面這個問題,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選擇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對了。因為圖形B是惟一一個僅由直線構(gòu)成的圖形。

②不過,也許有人會選擇圖形C。因為非對稱性圖形只有C一個,所以會被認為其他圖形不同。確實如此,這也是正確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為A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所以A也是正確答案。那么,D又怎么樣呢?這是惟一個由直線與曲線構(gòu)成的圖形,因此D也是正確答案。換句話說,由于看圖形的角度不同,四種答案全部正確的。

③“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事實上,若是某種數(shù)學(xué)問題的話,說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是對的。麻煩的是,生活中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種數(shù)學(xué)問題那樣。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由于情況的變化,原來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現(xiàn)在往往不靈了。正因為如此,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dāng)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后,就會止步不前。因此,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④然而,尋求第二種答案,或是解決問題的其他路徑的方法,有賴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那么,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⑤有人是這樣回答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xué)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xiàn)代技術(shù),從數(shù)學(xué)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chuàng)意。這種情況可能出現(xiàn)在六分鐘之后,也可能在六個月后,六年之后。但當(dāng)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xiàn)。”

⑥我對此完全贊同。知識是形成新創(chuàng)意的素材。但這并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真正關(guān)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在此基礎(chǔ)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

試題詳情

1.本篇課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國實業(yè)家。曾發(fā)表過________。

試題詳情

18.請展開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上闋這幅北國雪景圖。字數(shù)不限。

試題詳情

17.試用一句話說明京劇是怎樣形成的。(連標點在內(nèi)不超過30個字)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劇戲班相繼進入北京演出,它們吸收了漢調(diào)、秦腔、昆曲的部分劇目、曲調(diào)和表演方法,使徽劇與這些劇種逐漸融合,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diào)”。清代末期民國初期,上海的戲院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戲稱為“京戲”。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