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從防火、滅火、自救等安全知識判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室內(nèi)著火時馬上打開門窗B.電器著火時用水澆滅
C.發(fā)生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D.開啟電燈檢查燃氣是否泄漏

分析 A、根據(jù)打開門窗,會使氧氣更充足,進行分析判斷.
B、電器著火,為防止觸電,先應切斷電源.
C、根據(jù)濕毛巾有類似防毒面具作用,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燃氣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的氣體遇明火、靜電、電火花或加熱易發(fā)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不能立即打開門窗,否則空氣流通,使氧氣更充足,火勢更旺,會導致火勢迅速蔓延,不利于滅火,故選項說法錯誤.
B、電器著火,首先應切斷電源,為防止觸電,不能用水撲滅,故選項說法錯誤.
C、濕毛巾有類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燒時生成的煙塵,故選項說法正確.
D、燃氣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的氣體遇明火、靜電、電火花或加熱易發(fā)生爆炸,電燈會產(chǎn)生電火花,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燃燒和爆炸知識是化學考查的熱點,本題的實際指導意義大,了解滅火的原理與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九年級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液體體積讀數(shù) B.熄滅酒精燈 C.檢查氣密性 D.滴加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中的①、②分別是鈉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11,畫出它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4.45.
(2)B、C二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是因為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相同,其中屬于離子的是C.
(3)由于A和B兩種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根據(jù)圖1實驗裝置圖,按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1中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試管;b長頸漏斗;
(2)在實驗室中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時,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木條復燃;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B(填寫裝置的字母代號,下同)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E.如果選用C收集,則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4)圖2是初中化學部分重要的實驗或?qū)嶒炑b置.
①A實驗如果實驗數(shù)據(jù)小于21%,可能原因是紅磷不足(寫出一點);
②B實驗蠟燭火焰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一帶一路”是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思,賦予古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nèi)涵.古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發(fā)明和技術傳送的到國外.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蠶絲織布B.稻草造紙C.冶煉金屬D.使用火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在分子、原子、離子、質(zhì)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這些粒子中:
(1)能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分子、原子和離子
(2)顯示電中性的粒子有分子、原子、中子
(3)質(zhì)量與氫原子質(zhì)量近似相等的是質(zhì)子和中子
(4)質(zhì)量最小的粒子是電子
(5)參加化學反應時,一定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兩種分子E和G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分子L和M(如圖):

某同學分析以上微觀模擬圖得出下列結論,你認為他的結論正確嗎?為什么?
結論1:E不可能是氧化物.不正確,E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
結論2:該反應是分解反應.不正確,因為它的反應物不是一種物質(zhì).
結論3:該反應不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不正確,因為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
(2)用“分子”、“原子”或“離子”填空:食鹽是由離子構成的;銅是由原子構成的;氫氣是由分子構成的.
(3)用化學用語表達:碳酸硫酸根離子SO42-; 5個氮分子5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是某同學在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的裝置圖,并試驗O2的性質(zhì).
(1)請改正圖中的錯誤.
①導管剛好露出橡膠塞即可;②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2)高錳酸鉀受熱制取氧氣的反應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3)以下是實驗步驟,將步驟的序號按正確的先后次序排列為②④⑥①⑤⑦③.
①點燃酒精燈加熱    ②檢查氣密性    ③熄滅酒精燈    ④向試管中裝入藥品
⑤收集氣體    ⑥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⑦從水中撤離導管
(4)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把鐵絲繞成螺旋狀,其作用是使鐵絲與氧氣充分接觸;要等火柴將要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集氣瓶中,原因是防止火柴棍燃燒消耗氧氣,使氧氣不純,鐵絲不能燃燒.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集氣瓶里預先要裝入少量的細沙或水,原因是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炸裂集氣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化學是在分子、原子  層次上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組成、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物質(zhì)的變化一般可分為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判斷物質(zhì)發(fā)生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唯一的標準是看有無新物質(zhì)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