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
(1)由結論“說明有O
2生成”,再根據(jù):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填復燃;
(2)根據(jù)題目中信息“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再根據(jù):二氧化碳能使帶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此題結論為有 CO
2(或二氧化碳)生成.
(3)實驗中加入穩(wěn)定劑的作用是為防止H
2O
2分解(或防止過碳酸鈉分解)而失效;穩(wěn)定劑中的氯化鎂MgCl
2與硅酸鈉Na
2SiO
3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能生成氯化鈉和難溶的硅酸鎂,覆蓋在過碳酸鈉表面起保護作用,其化學方程式為MgCl
2+Na
2SiO
3=MgSiO
3↓+2NaCl.
(4)由框圖可知,加入異丙醇后經操作Ⅰ后得到的是濾液和晶體,因此操作Ⅰ應該是過濾步驟,由此可知,加入異丙醇的作用是降低過碳酸鈉的溶解度(過碳酸鈉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較小)以利于其析出晶體,因此濁液中加入異丙醇的作用是降低過碳酸鈉的溶解度(或減少過碳酸鈉的溶解或提高產率等);
(5)因過碳酸鈉不溶于異丙醇,所以操作Ⅱ中洗滌晶體最好選用異丙醇;
(6)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15℃~20℃時,活性氧含量最高,魚浮靈產率最高,所以最好在該溫度范圍內制備魚浮靈.
(7)實驗前通氮氣一段時間,加熱銅網(wǎng)至紅熱后,再緩慢滴入過量稀硫酸,直至A中樣品完全反應是為了除去裝置內的氧氣,以防測定值偏高;實驗后還要繼續(xù)通氮氣是為了使殘留在裝置中的氣體全部被裝置吸收;
(8)根據(jù)【組成測定】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產品中活性氧含量測定和過碳酸鈉(xNa
2CO
3?yH
2O
2)組成的測定.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熱銅網(wǎng),將使部分氧氣散逸,計算時過氧化氫相對含量偏小,碳酸鈉相對含量偏大,導致x:y的值偏大;
(9)裝置B的作用是干燥氣體,防止水分進入D裝置使測定值偏大;同時便于觀察和控制氣流速度以使反應充分進行,故選①②;
(10)C裝置中銅網(wǎng)增重1.2g,則說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2g,氧氣質量占樣品的百分數(shù)(活性氧含量)為
×100%=12%大于10.5%而小于13%,“資料中魚浮靈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0.5%是合格品”,故此產品屬于合格品;
因為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2g,則設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2H
2O
2~O
2↑
68 32
x 1.2g
則
=,解得x=2.55g,故由氧氣質量可計算過氧化氫質量為2.55g.
因為D裝置增重2.2g說明生成二氧化碳2.2g,則設需要碳酸鈉質量為y.
Na
2CO
3~CO
2106 44
y 2.2g
則
=,解得y=5.3g,故計算反應的碳酸鈉質量為5.3g,
根據(jù)“產品中活性氧含量測定和過碳酸鈉(xNa
2CO
3?yH
2O
2)組成”,則可得:106x:34y=5.3g:2.55g,故解得x:y=2:3.
故答案為:
(1)復燃;(2)CO
2(或二氧化碳);
(3)防止H
2O
2分解(或防止過碳酸鈉分解),MgCl
2+Na
2SiO
3=MgSiO
3↓+2NaCl;
(4)降低過碳酸鈉的溶解度(或減少過碳酸鈉的溶解或提高產率等);
(5)C;(6)15~20;(7)使殘留在裝置中的氣體全部被吸收;
(8)偏大;(9)①②;(10)12;合格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