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

 

B.

可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

 

C.

可用灼燒的方法鑒定羊毛、合成纖維

 

D.

稀釋濃硫酸時可將水倒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


考點:

二氧化碳的用途;濃硫酸的性質(zhì)及濃硫酸的稀釋;溶液的酸堿度測定;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

專題:

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物質(zhì)的鑒別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A、據(jù)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可用于滅火分析;

B、據(jù)PH試紙可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分析;

C、據(jù)灼燒羊毛和纖維的氣味不同分析;

D、據(jù)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分析;

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可用于滅火,正確;

B、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pH>7溶液顯堿性,pH=7溶液顯中性,pH<7溶液顯酸性;正確;

C、灼燒羊毛有燒焦羽毛的氣味,灼燒纖維時無此氣味,故正確;

D、稀釋 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物質(zhì)的用途、溶液酸堿度的測定、物質(zhì)的鑒別、濃硫酸的稀釋等問題,難度不大,靈活解決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俗名與分類均不正確的是(  )

 

A.

NaCO3、純堿、堿

B.

CaO、生石灰、氧化物

 

C.

O2、臭氧、單質(zhì)

D.

NaHCO3、蘇打、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CO與CO2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B

NaOH溶液與KOH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是因為它們的溶液中都含有OH

 

C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zhì)存在差異,是因為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溫度計受熱時,水銀柱上升,是因為汞原子受熱時體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碳酸鈉、硫酸鈉、硫酸銅、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測定其組成,取適量樣品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

(1)取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 _________ 

(2)取上述溶液適量,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向沉淀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產(chǎn)生氣泡,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3)取步驟哦(2)試驗后的濾液,加入稀硝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由此某同學得出此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鈉.你認為此結(jié)論是否正確? _________ (填“是”或“否”).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現(xiàn)象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

B.

鐵絲彎曲

C.

蠟燭燃燒

D.

冰雪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中A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B是鈉原子結(jié)構示意圖.

(1)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2)鈉元素屬于  (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3)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在實驗室里制取氣體可能用到的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標號為A的儀器名稱是  ;

(2)將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氣: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組裝制取裝置時,可選擇所給儀器中的B、F、G、H和  

③檢驗O2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是  

(3)上述組裝的裝置,還可用于H2O2溶液和CuSO4溶液(作催化劑)混合制取O2、大理石和稀鹽酸混合制取CO2,但不能用于加熱高錳酸鉀制取O2,此選擇需要考慮 、反應條件和氣體的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Vc泡騰片中含有檸檬酸(C6H8O7),關于檸檬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92g

B.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

C.一個分子中含有21個元素

D.分子中C、H、O質(zhì)量比為6: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粒子結(jié)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