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下列成語所描述的變化與對該變化的判斷,不符合的是( 。
A.沙里淘金,物理變化B.蠟炬成灰,化學變化
C.百煉成鋼,化學變化D.火樹銀花,化學變化
E.磨杵成針,化學變化F.木已成舟,物理變化

分析 本題考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差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解答 解:A、沙里淘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說法正確;
B、蠟炬成灰的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說法正確;
C、百煉成鋼中,碳和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故C說法正確;
D、燃放煙花爆竹的過程中一般有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說法正確;
E、磨杵成針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E說法錯誤;
F、木已成舟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F說法錯誤;
故選E.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某同學探究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的反應,向氫氧化鈉中滴加稀鹽酸充分反應.
(1)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則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NaCl;
(2)可能含有的溶質是HCl;要檢驗其是否存在,可加入鋅粒,若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證明該物質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陶、銅、鐵等材料的生產離不開火,火即所謂的燃燒,其實質是一種(填反應類型)氧化反應;而銅和鐵的冶煉,主要是利用(填反應類型)還原反應把銅和鐵從其的化合物中轉化出來.制陶的原料是黏土,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鎂、氧化鋁和碳酸鈣.當溫度達到900℃左右時,二氧化硅分別和氧化鎂、氧化鋁、碳酸鈣發(fā)生反應生成硅酸鎂、硅酸鋁和硅酸鈣(CaSiO3).各種物質熔合在一起便成為堅硬的陶.在①黏土,②二氧化硅,③氧化鎂,④碳醉鈣,⑤氧化鋁,⑥硅酸鎂,⑦硅酸鋁⑧硅酸鈣這8種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有(填代號,下同)①屬于金屬化合物的有③⑤,屬于鹽的有④⑥⑦⑧,二氧化硅和碳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SiO2$\frac{\underline{\;高溫\;}}{\;}$CaSi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8.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六種常見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已知A、D、F均為單質,其中D、F為金屬單質,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B為氧化物,C是一種常見的酸,E的溶液呈藍色,試回答下列問題:(框圖中的反應條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CuO,DFe,FCu.
(2)上述反應中,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③(填序號).
(3)請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CuSO4+Fe=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某班同學用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進行中和反應實驗:

(1)甲同學實驗操作如圖:在燒杯中加入約5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此時溶液呈紅色.
接著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再用玻璃棒攪拌,發(fā)現溶液為無色,于是甲同學得出兩者恰好中和的結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2)乙同學對甲同學的結論提出了質疑,并對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
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NaCl和HCl
猜想三: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覺得不合理的是猜想三.
為了驗證另外兩種猜想,乙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氣泡產生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實驗結束后,廢液處理方法正確的是B(填序號).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廢液缸    C、帶出實驗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請你用化學用語填空;
(1)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是Hg;
(2)保持水的化學式性質的最小粒子是H2O;
(3)m個鐵離子mFe3+;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5)硫酸鈉的化學式Na2SO4;
(6)鎂離子的符號Mg2+
(7)3個磷原子3P;
(8)Fe3O4的名稱四氧化三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足量的氫氧化鈉濃溶液裝入分液漏斗中,先打開閥門K1,待氫氧化鈉溶液完全進入廣口瓶之后立即關閉K1,充分反應后,打開止水夾K2
(1)請?zhí)顚懍F象:U型管右側液體變紅.
(2)廣口瓶中的液體出現渾濁.請寫出廣口瓶中出現渾濁現象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同學們將實驗后的廢液倒入燒杯中,過濾得白色沉淀和紅色濾液,欲對濾液的成分進行探究,設計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探究報告:
實  驗  步  驟實  驗  現  象實  驗  結  論
①取濾液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鹽酸;若有氣泡冒出,且紅色消失原廢液中的溶質為:
Na2CO3和NaOH;
②另取濾液樣品于試管中,加入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現,紅色不消失原廢液中的溶質為:
Ca(OH)2和NaOH.
(4)反思拓展:實驗步驟①中所加的試劑可換成以下AB,也能通過觀察現象得出同樣的結論.
A.CaCl2溶液        B.Ba(OH)2溶液        C.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東方之星”號客輪于2015年6月1日發(fā)生翻沉事故.6月3日為了方便用生命探測儀進行搜救,在艙底用氧炔焰對空氣艙位置進行切割.
(1)乙炔氣體屬于①③(填序號,下同).
①純凈物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氧化物
(2)氧炔焰是乙炔氣體和氧氣反應產生的高溫火焰.氧炔焰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2+5O2$\frac{\underline{\;點燃\;}}{\;}$4CO2+2H2O.乙炔與氧氣按照2:5的體積比反應,切割效果最好.
(3)由于沉船燃料沒有抽掉,切割可能導致起火,現場準備了滅火設施,干粉滅火器是一種利用壓縮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為磷酸二氫銨)滅火的.
①磷酸二氫銨中含有NH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
②磷酸二氫銨(NH4H2PO4)受熱分解時吸收大量的熱,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層玻璃狀的覆蓋層,其滅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使可燃物隔絕氧氣.
(4)2016年4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②③.
①煤礦的礦井要加強通風,防止發(fā)生爆炸      ②樓房起火,應該開窗通風
③廚房天然氣泄露,要打開抽油煙機排氣      ④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要做燈火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五水共治”是今年政府治理環(huán)境的一大實事.pH是水質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之一,下列采集到的水樣中酸性最強的是( 。
A.工廠排放的廢水:pH=4.3B.溫瑞塘河水:pH=6.5
C.甌江水:pH=7.0D.楠溪江江水:pH=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