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乙醚是人類很早就使用的有機麻醉劑,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其中短線表示原子間的連接(例如水分子的結構可表示為H-O-H).根據(jù)乙醚的結構式回答有關問題;
(1)乙醚由三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4;
(2)乙醚中各元素之間的質(zhì)量比為24:5:8.

分析 首先根據(jù)乙醚分子的結構圖,確定分子的構成寫出乙醚的化學式C4H10O;然后根據(jù)乙醚的化學式判斷物質(zhì)的組成,并利用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分子中各原子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總和,計算乙醚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并計算元素的質(zhì)量比.

解答 解:根據(jù)乙醚分子的結構圖,可判斷乙醚分子由4個C原子、10個H原子和1個O原子所構成,則乙醚的化學式可表示為C4H10O;
(1)乙醚由C、H、O三種元素組成,乙醚C4H10O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12×4+1×10+16=74;故填:三;74;
(2)化合物中各元素質(zhì)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所以乙醚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4):(1×10):16=24:5:8;故填:24:5:8.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小羽同學用試管、長頸漏斗、量筒、水槽、膠塞(有孔)、玻璃導管、橡皮導管等器材設計出一套用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裝置.他用0.5克的碳酸鈣與10克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鹽酸反應,觀察并用秒表記錄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所用的時間,實驗記錄如表.請你通過計算回答:
時間(分鐘)0.511.522.533.54
二氧化碳(mL)407095110116120120120
(1)反應的前2分鐘內(nèi),每分鐘平均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是55mL.若在當時的條件下(溫度和壓強不變),用10克碳酸鈣與足量鹽酸反應時,能產(chǎn)生0.12L二氧化碳氣體.
(2)小羽同學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10克鹽酸與0.5克的碳酸鈣反應結束時鹽酸只用去了一半的量,則原鹽酸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對下列成語的有關化學原理解釋合理的是( 。
 選項 成語 化學原理
 A 釜底抽薪 燃燒需要可燃物
 B 煽風點火 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C 火上澆油 為燃燒提供足夠多的氧氣
 D 鉆木取火 
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用化學用語回答: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Al;
(2)硫化鈉中硫的化合價為-2價Na2$\stackrel{-2}{S}$;
(3)5個氨分子5NH3;
(4)硫酸根離子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一組物質(zhì)是(  )
A.Na2CO3   NaCl  NaOHB.FeCl3  KNO3   KCl
C.Na2SO4   KCl   NaClD.Na2SO4  NaNO3   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食品工業(yè)中做面點時,常用到一種既能減少面粉發(fā)酵產(chǎn)生的酸,又能使面包松軟的白色物質(zhì)是(  )
A.燒堿B.蔗糖C.生石灰D.小蘇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下列鑒別方法能把待鑒別的物質(zhì)區(qū)分開的是( 。
待鑒別的物質(zhì)鑒別方法
A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     加鹽酸,觀察現(xiàn)象
B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振蕩,觀察產(chǎn)生泡沫情況     
C過氧化氫溶液和純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有無氣泡產(chǎn)生
D羊毛線和滌綸線灼燒,聞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滴加少量液體
B.
測定溶液pH
C.
稱量固體
D.
液體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套CO還原CuO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裝置圖中下列編號的儀器名稱:①鐵架臺,②酒精燈.
(2)在這四套實驗裝置中,你認為最不理想的實驗裝置是A,理由是回收氣球充氣后有一定氣壓,尾氣通過不順暢;最科學的實驗裝置是D,理由是D裝置的尾氣方法設計更合理,可以使尾氣充分利用,節(jié)約燃料.
(3)實驗時先通入CO一會兒,才加熱CuO,目的是排清玻璃管內(nèi)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
(4)某同學為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玻璃管內(nèi),當黑色粉末轉(zhuǎn)變?yōu)榧t色后,首先停止通入CO,并將導管移離石灰水,然后停止加熱CuO,冷卻后發(fā)現(xiàn)紅色固體又變成黑色.你認為該同學實驗失敗的原因熱的銅又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為保證實驗成功,當黑色粉末轉(zhuǎn)變?yōu)榧t色后,要進行的操作是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