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兩幅圖回答以下問題:
用分子原子的知識分析比較、裝置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________、________.
對比是常用的思維方法,比較是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點,對比是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點.思考:比較/對比①冰 ②水 ③水蒸氣中分子的特征和性質的異同,將結果填在表中.(如果相同,用“①②③”表示;如果不同,需按從大到小進行排序,填序號)
比較/對比項目 | 比較/對比結果 |
水分子的能量 | ______________ |
水分子的運動速率 | ______________ |
水分子的質量 | ______________ |
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 ______________ |
水的化學性質 | ______________ |
在圖乙電解水的裝置中,導線連接的是電源的________極,小明推測“試管內產生的是氫氣,試管內產生的是氧氣.”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________(填序號,下同)環(huán)節(jié),還需要________來進行驗證.
.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設計并進行實驗
.獲得結論 .反思與評價 .表達與交流
要驗證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可用________,現(xiàn)象是________說明氣體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
若試管內集到的氣體為,則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________.
若氫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則構成試管中氣體微粒的模型可表示為________.
. . . .
寫出乙裝置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___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___ 這一反應是將________能轉化成________能.根據(jù)能量守恒原理,該實驗中生成的氫氣和氧氣含有的化學能之和比反應前水所含的化學能________(高、低).因為________.
用化學符號填寫:在乙裝置實驗中,變化的微粒是________,不變的微粒是________,生成新的微粒是________.由此我們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________.
關于通電分解水試驗的結論正確的是________
.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生成氧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寫出有水生成的化合反應文字表達式___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仁愛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專題一、專題二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水,滋潤萬物,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是化學變化
B. 用過濾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軟化
C. 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與軟水,用明礬可促進水中懸浮雜質的沉降
D. 水通電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質量比為2:1
C 【解析】 A.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B. 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除掉水中的難溶性固體,而硬水是含可溶鈣鎂化合物較多的水,煮沸可以將硬水中的鈣鎂化合物轉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C. 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與軟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為硬水,反之,為軟水;用明礬可在水中形成絮狀物,可促進水中懸浮雜質的沉降;D. 水通電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2:1;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3章物質構成的奧秘單元評估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右圖是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錫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金屬元素 B.相對原子質量為118.7g
C.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是50 D.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50
B 【解析】 試題A、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錫,屬于金屬元素,正確;B、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8.7,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錯誤.C、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為50,表示原子序數(shù)為50;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5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科粵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說法不科學的是( )
A. 一般未受污染的天然降水的為
B. 長期盛放溶液的試劑瓶不易打開,是因為與瓶中的反應導致瓶內氣體減少形成“負壓”
C. 嚴格地講實驗室使用“通風櫥”防污染是不負責任的,因實驗產生的有害氣體沒有得到轉化或吸收
D.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分子受熱膨脹變大
BD 【解析】 A、一般未受污染的天然降水的pH為5.6,PH<5.6的雨水稱酸雨,故A說法正確;B、長期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不易打開是因為氫氧化鈉與玻璃瓶塞中二氧化硅反應,生成了硅酸鈉和水,硅酸鈉是有粘性的,可以使塞子和瓶口粘住的緣故,故B說法錯誤;C、實驗室中的“通風櫥”的作用將氣體向室外排出,不是將產生的有害氣體轉化或吸收,不起防污染的作用,故C說法正確;D、變癟的乒乓球放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段考化學(1-3單元)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下表:原子結構是通過科學家不斷地建立與修正原子結構模型,不斷地實驗,不斷地思考研究而得到的.下表是原子結構模型的幾種學說
時間 | 模型類型 | 科學家 | 內容 |
1803年 | 道爾頓模型 | 道爾頓(英國) | 原子是一個堅硬的小球 |
1897年 | 湯姆生模型 | 湯姆生(英國) | 發(fā)現(xiàn)電子,即“西瓜模型”正電荷是西瓜肉,電子是西瓜籽 |
1911年 | 盧瑟福模型 | 盧瑟福(英國) | 發(fā)現(xiàn)原子核,原子大部分體積是空的,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隨意動轉 |
1913年 | 分層模型 | 玻爾(丹麥) | 電子在固定軌道上分層運動(繞著原子核) |
現(xiàn)代 | 電子云模型 | 電子出現(xiàn)在原子核周圍,有的區(qū)域次數(shù)多,有的區(qū)域次數(shù)少 |
(1)上面四種原子結構模型中道爾頓的原子結構模式是______(填序號),這種原子模型是一種______結構.
(2)1911年,盧瑟福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原子結構,所做的實驗名稱是______,實驗中大多數(shù)α微粒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順利通過.有一小部分α微粒發(fā)生了偏轉,原因是______;極少數(shù)α微粒被反彈了回來,原因是______.因此,盧瑟福根據(jù)實驗建立了______原子模型.
(3)請用框圖的形式表示原子的結構:______。
④實心盧瑟福實驗(或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帶正電,α粒子帶正電,當α粒子靠近原子核時受到原子核的斥力極少數(shù)的α粒子撞擊到原子核,原子核質量遠遠大于α粒子核式 【解析】 (1)道爾頓的學說內容是:原子是一個堅硬的小球,所以是一個實心球體,只有④符合;這種模型是一種實心球體結構; (2)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等人做了一個著名的“盧瑟福實驗”(或α粒子散射實驗):用一束帶正電的質...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