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水能滅火,所以電腦一旦失火應立即用水澆滅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則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點燃H2與O2混合氣體可能爆炸,但點燃煤氣(CO)與O2的混合氣體不可能爆炸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考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原子的定義與構成;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氣體的驗純.
【專題】課本知識同類信息.
【分析】A、用水滅火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合適,電器著火要先斷電,而后進行滅火操作,據此分析即可;
B、根據原子的特點以及化學變化的實質考慮本題;
C、依據可燃性氣體和氧氣的混合物點燃時有可能發(fā)生爆炸的特點分析判斷;
D、根據氧化物的定義去判斷推理是否合理即可.
【解答】解:A、電腦等電器著火必須先切斷電源,用水會導致觸電或其它不良的后果,故A錯誤;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確;
C、可燃性氣體和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點燃時容易發(fā)生爆炸(在爆炸極限內),由于氫氣與一氧化碳都屬于可燃性氣體,所以點燃CO與O2的混合氣體有可能發(fā)生爆炸,故C正確;
D、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在熟悉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整合歸納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把握推理這一常用的學習方法,但推理時要特別注意一些特例的存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實驗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說明CO2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 。
A.①變紅,③不變紅 B.④變紅,③不變紅
C.①、④變紅,②、③不變紅 D.④比①先變紅,②、③不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黃金有價、玉無價”,某一種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AlSi2O6 是化合物
B.相對分子質量為202克
C.這種玉含有10個原子,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D.這種玉含有三種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3H2SO4”中,包含“1、2、3、4”四個數字,下列所敘述它們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
A.“1”表示硫元素的個數
B.“2”表示每個分子中氫原子的個數
C.“3”表示分子的個數
D.“4”表示每個分子中氧原子的個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創(chuàng)新小組對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取一片銅片,用砂紙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光亮的紫紅色;
②用灑精燈將上述銅片燒到紅熱后,立即伸入到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象為:銅片表面變成 色;
③在一支干燥的大試管中裝入一定量的經烘干處理過的木炭粉,再將經過②處理過的銅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④按照如圖所示的裝置圖連接好各種儀器.
⑤加熱大試管,其中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當觀察到澄清石灰水 后,先移走導管,后停止加熱;
⑥待試管冷卻后,用鑷子取出銅片,洗凈后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上述各空.
(2)②中用到的夾持儀器是 (填名稱).
(3)⑤中“先”、“后”顛倒,造成的后果是: .
(4)⑥中觀察到的現象是:銅片表面埋入木炭粉的部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氣不溶于水
B.液態(tài)氧無色
C.有氧氣參加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
D.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跟多種物質起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