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類在1825年獲得金屬鋁.當時價格非常昂貴,稱為“銀色的金子”.直到19世紀后期鋁價格大大下降,使鋁成為當今廣泛應用的金屬材料.鋁的熔點660℃,氧化鋁的熔點2050℃.鋁常溫下既能與酸反應,還能與強堿(如NaOH)反應,是一種兩性金屬.鋁在人體內(nèi)積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將鋁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
(1)下列關于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BCD(填序號)
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B.鋁只能與酸反應,不能與堿反應
C.鋁是人類最早生產(chǎn)和使用的金屬       D.鋁保存時間較長,是因為鋁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2)用坩堝鉗夾住一塊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搖晃,發(fā)現(xiàn)熔化的鋁不滴落,好像有一層膜兜者,原因是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的熔點高.
(3)胃酸過多常用胃舒平治療,胃舒平主要成分為Al(OH)3,試寫出服用胃舒平后,胃中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目前這種胃藥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鋁在人體內(nèi)積累可使人慢性中毒.
(4)用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在高溫下反應,產(chǎn)生鐵和氧化鋁,放熱,生成鐵水填充短軌間縫隙,將短軌連接成長軌,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Al2O3+2Fe,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填反應基本類型)

分析 (1)根據(jù)鋁的性質(zhì)及題目信息進行逐項判斷;
(2)根據(jù)鋁、氧化鋁的熔點進行比較解釋;
(3)根據(jù)氫氧化鋁和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寫出反應的方程式;根據(jù)信息鋁在人體內(nèi)積累可使人慢性中毒解釋原因;
(4)根據(jù)信息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后,除生成鐵水外,還能生成氧化鋁;根據(jù)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類型.

解答 解:(1)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說法正確;
B.由題意可知,鋁常溫下既能與酸反應,還能與強堿(如NaOH)反應,是一種兩性金屬,說法錯誤;
C.鋁是人類生產(chǎn)和使用較晚的金屬,故說法錯誤;
D.鋁保存時間較長,是因為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故說法錯誤; 
(2)鋁的熔點660℃,氧化鋁的熔點2050℃,而鋁容易和氧氣反應表面產(chǎn)生致密的氧化鋁,因此加熱時鋁熔化而氧化鋁沒有熔化,因此會發(fā)現(xiàn)熔化的鋁不滴落,好像有一層膜兜者;
(3)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氯化鋁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2O;鋁在人體內(nèi)積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將鋁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因此胃舒平不再常用;
(4)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后,除生成鐵水外,還能生成氧化鋁,因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Al2O3+2Fe.該反應是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因此屬于置換反應.
故答案為:(1)BCD;(2)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的熔點高;(3)Al(OH)3+3HCl═AlCl3+3H2O; 鋁在人體內(nèi)積累可使人慢性中毒;(4)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Al2O3+2Fe;置換.

點評 本題考查了有關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并利用題目信息進行解決相關的問題,考查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及綜合知識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氯酸鉀(KClO3)可用于實驗室里制取氧氣,常加入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某同學為測定一瓶市售氯酸鉀的純度,進行了以下實驗:

試計算藥品中含氯酸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2015年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是“踐行綠色生活”.下列行為與此主題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使用太陽能電池等綠色環(huán)保電池
B.將廢舊電池深埋,避免重金屬污染
C.盡可能少使用一次性的紙杯、餐具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

(1)對比圖1實驗中硫燃燒的現(xiàn)象,能得到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有氧氣濃度的大小.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frac{\underline{\;點燃\;}}{\;}$SO2
(2)圖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乒乓球先燃燒,濾紙后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3)某同學設計圖3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zhì)”
①裝置中酚酞溶液變紅,說明了分子的一條基本性質(zhì)是分子總在不斷的運動;
②設計甲乙對比實驗的目的是證明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是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P點,據(jù)圖回答:
(1)在t2℃時,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能通過降溫使其變?yōu)椴伙柡腿芤旱氖莄
(2)在t2℃時,將50g a物質(zhì)加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溶解,所得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33.3%
(3)t1℃時,用托盤天平稱取15g a物質(zhì)于一個燒杯中,再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加入燒杯中充分攪拌溶解即得a的飽和溶液.
①若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則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填“飽和”、“不飽和”或“過飽和”)
②若稱取a物質(zhì)時a與砝碼位置放反了(10g以下用游碼),則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25%
(4)在t2℃時,將a、b、c三種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都適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質(zhì)、蒸發(fā)溶劑.
(5)將t1℃時a、b、c三種物質(zhì)飽和溶液的溫度升高到t2℃時,三種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是C.
A.a(chǎn)>b>c      B.c>a=b      C.b>a>c          D.a(chǎn)=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學符號表示:
①3個氨氣分子3NH3;       ②鐵離子Fe3+
③鉛蓄電池中含有的酸是H2SO4;④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K2$\stackrel{+6}{Mn}$O4
(2)現(xiàn)有H、C、N、O、K五種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
①天然氣的主要成分CH4;②極易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的有毒氣體CO;
③能供給呼吸的氣體O2;④可作復合肥的是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善于歸納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素質(zhì).下列知識整理的內(nèi)容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化學與生活B化學與健康
①除銹跡-用醋酸
②去餐具油污-用洗潔精乳化
③硬水軟化-用肥皂水
④去手上油漬-用汽油溶解
①人體缺乏維生素C-引起夜盲癥
②人體攝入過量食鹽-引起高血壓
③人體缺鐵-引起貧血
④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產(chǎn)品保鮮
C化學中常見的“三”D化學概念中的不一定
①工業(yè)上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②三大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③三種還原性物質(zhì)-碳、氫氣、一氧化碳
④構(gòu)成原子的三種粒子-質(zhì)子、中子、電子
①酸溶液通常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②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③氧化物一定由兩種元素組成,但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氧化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以下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稀鹽酸
B.
將鋅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C.
木炭在密閉的容器內(nèi)燃燒
D.
加熱一定質(zhì)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面是粗鹽提純部分實驗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操作是( 。
A.
    稱量
B.
  溶解
C.
    過濾
D.
    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