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室溫下,把CaCl2 的溶液和蒸餾水區(qū)別開來,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加肥皂水 B.降溫至0℃看是否凝固
C.測導電性 D.分別通二氧化碳看是否有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我國古代哲學認為物質是“陰陽”組成的對立統(tǒng)一體,陰陽之間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下列的化學知識點最能體現“陰陽”對立統(tǒng)一體
A.質量守恒定律 B.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C.化學變化前后元素原子種類個數不變 D.氯化鈉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制備氮化鎂(MgF2)時有如下反應:X + 6HF = H2SiF6 + 2H2O,則X的化學式為
A.SiF4 B.SiH4 C.SiHF3 D.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天津港爆炸后關于安全的化學知識引起社會各界重視。下列實驗安全知識正確的是
A.嘗藥品的味道 B.向試管中加入2/3容積的液體并加熱至沸騰
C.用燈帽蓋滅酒精燈 D.實驗剩余藥品帶回家繼續(xù)做家庭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堅持綠色發(fā)展,構建生態(tài)揚州。下列做法符合這一宗旨的是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鼓勵燃煤發(fā)電
C.增加植樹造林面積 D.高爐煉鐵的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汽油主要組成元素是碳和氫,發(fā)動機中汽油與空氣參與了一系列反應.學習小組為了探究某汽車所排放氣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猜想】
該氣體可能含有 、 及少量的CO、NO和NO2等.你猜想含有這些氣體的依據是 。
【查閱資料】
① NO是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有毒氣體,NO2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
② 一氧化氮遇到氧氣發(fā)生反應:2NO+O2═2NO2;
二氧化氮通入水中發(fā)生反應:3NO2+H2O═2HNO3+NO.
③ CO和NO均可使新鮮血液變質而使顏色變暗.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1)用球膽收集汽車排出氣體 | -------- | -------- |
(2)聞該氣體氣味 | 有刺激性氣味 | 該氣體中可能含有 |
(3)將該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該氣體中一定含有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 。 |
(4) | C中新鮮血液顏色變暗;D中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 該氣體中,除了(3)所確定的成分外,下列有關其余成分的說法一定不正確的是 ①只含NO ②只含NO2 ③只含CO ④含NO和NO2 ⑤含CO和NO2 ⑥含CO和NO ⑦含CO、NO和NO2 |
(5)將(4)中C導出的氣體通入 | 觀察到 . | 該氣體中一定含有CO |
【計算】將汽車排放的廢氣經過處理只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若用10g這種氣體通過足量的氧化鐵,高溫一段時間后收集到12.4g氣體,則10g氣體中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城市自來水的處理過程如右圖所示:
(1)步驟①網格凈水原理類似于步驟______。 (選填圖中②~⑤的序號)。
(2)步驟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填序號)。
A. 殺死水中的細菌 B. 減少水中氧氣
C. 使泥沙沉積至底部 D. 分解有毒物質
(3)步驟④中的消毒劑除氯氣以外,還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質。標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價 。
(4)下列物質中含有水分子的是 。
A. 自來水 B.鐵水 C.蒸餾水 D. 水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中用于制取氣體、驗證性質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
(1)圖C儀器a名稱
(2)若選用A裝置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 ,所缺儀器是的名稱 ,需調節(jié)該裝置旋鈕 ,使 。
(3)若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滿的方法是 。
(4)先用 E 裝置收集氫氣,則氣體從 進(填“長管”或“短管”),然后驗證其性質,如圖F,觀察到火焰的顏色為 。
(5)某同學用二氧化錳粉末和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A裝置,發(fā)現反應過于劇烈,不易控制,此時可以選擇 裝置獲得平穩(wěn)的氧氣流。若用所選裝置與裝置E連接,加入13.6g一定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理論上應收集2.2L氧氣,而實際收集到氧氣的體積約為3.2L,這是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