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ABC中,AB=AC,以AB為直徑的⊙O交BC于點D.
(1)求證:D是BC的中點;
(2)過點D作DE⊥AC,垂足為點E,求證:直線DE是⊙O的切線.
考點:切線的判定
專題:證明題
分析:(1)連接AD,如圖,先根據(jù)圓周角定理由AB為⊙O的直徑得到∠ADB=90°,然后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到BD=CD;
(2)連接OD,易得OD為△ABC的中位線,根據(jù)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得OD∥AC,由于DE⊥AC,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得DE⊥OD,然后根據(jù)切線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
直線DE是⊙O的切線.
解答:證明:(1)連接AD,如圖,
∵AB為⊙O的直徑,
∴∠ADB=90°,即AD⊥BC,
∵AB=AC,
∴BD=CD,
即D是BC的中點;

(2)連接OD,如圖,
∵D是BC的中點,O是AB的中點,
∴OD為△ABC的中位線,
∴OD∥AC,
∵DE⊥AC,
∴DE⊥OD,
∴直線DE是⊙O的切線.
點評:本題考查了切線的判定定理:經過半徑的外端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也考查了圓周角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線段m、n,且5m=3n,則
m
n
等于( 。
A、
1
5
B、
1
3
C、
3
5
D、
5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方形ABCD與CEFG的邊長分別為a、b,連結DE、AF.固定正方形ABCD,將正方形CEFG繞定點C逆時針旋轉角度α度(0<α<180).設DE=x,AF=y.
(1)若a=4cm,b=2cm,求旋轉過程中y的取值范圍;
(2)對于旋轉角度為銳角和鈍角兩種情況,畫出圖象;
(3)探究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正方形ABCD中,點E、F分別在邊AB、CD上,且AE=
1
m
AB,DF=
1
n
DC,DE與AF相交于點G,GH⊥AB,垂足為H.試用m、n的代數(shù)式表示
AH
AB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用三種方法解方程:1+x+x2=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ABC中,∠C=90°,a、b、c分別為△ABC的三邊,已知a-b=2,b:c=3:5,且方程x2-2(k+1)x+k2-12=0兩實根的平方和是△ABC斜邊的平方,求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為制定本縣初中七、八、九年級學生校服的生產計劃,服裝廠準備對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調查,現(xiàn)有三種調查方案:
A.測量少年體校中180名男子籃球、排球隊員的身高
B.查閱有關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統(tǒng)計資料
C.在本縣的城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各任選三所初級中學,在這六所學校的七、八、九三個年級中各年級任選一個班,每班用抽簽的方法分別選出10名男生,然后測量他們的身高.
(1)為了達到估計本縣初中這三個年級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認為采用上述哪一種調查方案比較合理,并說說你的理由?
(2)被調查的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各有多少名學生?(本小題直接解答不需要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ABC中,D是BC邊的中點,F(xiàn)、E分別是AD及延長線上的點,CF∥BE.
(1)求證:△BDE≌△CDF.
(2)請連結BF、CE,若AB=AC時,試判斷四邊形BECF是何種特殊四邊形,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點C在線段AB上,線段AB=14,AC=6,點M、N分別是AC、BC的中點,求MN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