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已知拋物線y=ax2+c與x軸正半軸交于點F(16,0)、與y軸負半軸交于點E(0,-16),邊長為16的正方形ABCD的頂點D與原點O重合,頂點A與點E重合,頂點C與點F重合.
(1)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2)如圖2,若正方形ABCD在平面內(nèi)運動,并且邊BC所在的直線始終與x軸垂直,拋物線始終與邊AB交于點P且同時與邊CD交于點Q(運動時,點P不與A、B兩點重合,點Q不與C、D兩點重合).設(shè)點A的坐標為(m,n)(m>0),
①當PO=PF時,分別求出點P和點Q的坐標;
②在①的基礎(chǔ)上,當正方形ABCD左右平移時,m的取值范圍是
 
;
③當n=-7時,是否存在m的值使點P為AB邊中點?若存在,請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考點: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開平方法,二次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正方形的性質(zhì)
專題:綜合題
分析:(1)用待定系數(shù)法就可求出拋物線的解析式.
(2)①過點P作PG⊥x軸,垂足為G,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可得到點P的橫坐標,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就可求出點P的坐標;由條件可以得到y(tǒng)Q-yP=16,從而求出點Q的縱坐標,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就可求出點Q的坐標;②由于拋物線始終與邊AB交于點P且同時與邊CD交于點Q,只需考慮點C、點A左右平移到拋物線上時對應(yīng)的m的值,就可得到m的范圍;③假設(shè)存在,由n=-7即yP=-7可以求出xP,由點P是AB的中點可求出此時m的值,從而得到正方形四個頂點以及點Q的坐標,此時點Q與點C重合,與條件矛盾,故不存在.
解答:解:(1)如圖1,
由拋物線y=ax2+c經(jīng)過點F(16,0)、點E(0,-16)得:
a•162+c=0
c=-16
,
解得:
a=
1
16
c=-16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
1
16
x2-16.

(2)①過點P作PG⊥x軸,垂足為G,如圖2,
∵PO=PF,∴OG=FG.
∵F(16,0),∴OF=16.
∴OG=
1
2
OF=8,即xP=8.
∵點P在拋物線上,
∴yP=
1
16
×82-16=-12.
∴點P的坐標為(8,-12).
∵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16的正方形,
BC⊥x軸,A的坐標為(m,n)(m>0),
∴yQ=yC=yD,yP=yA=yB=n,
xA=xD=m,yD-yA=xC-xD=16.
∴yQ-yP=16.
∴yQ=4.
1
16
xQ2-16=4.
解得:xQ=±8
5
.(舍負)
∴點Q的坐標為(8
5
,4).
②當點C移動到點(8
5
,4)時,8
5
-m=16.
解得:m=8
5
-16.
當點A移動到點(8,-12)時,m=8.
∵拋物線始終與邊AB交于點P且同時與邊CD交于點Q,
(運動時,點P不與A、B兩點重合,點Q不與C、D兩點重合)
∴m的范圍是8
5
-16<m<8.
故答案為:8
5
-16<m<8.
③當n=-7時,不存在m使點P為AB邊中點.
證明:(反證法)假設(shè)存在m使點P為AB邊中點,
由n=-7得yP=-7,則有
1
16
xP2-16=-7.
解得:xP=±12.(舍負)
故xP=12.
∵點P為AB邊中點,∴AP=BP=
1
2
AB=8.
∴xP-xA=8,即12-m=8.
解得:m=4.
此時A(4,-7),B(20,-7),C(20,9),D(4,9).
1
16
x2-16=9得x=±20(舍負),則Q(20,9).
此時點Q與點C重合.
與條件“運動時,點P不與A、B兩點重合,點Q不與C、D兩點重合”矛盾,
所以假設(shè)不成立.
所以當n=-7時,不存在m使點P為AB邊中點.
點評:本題考查了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上的點的坐標特征、正方形的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識,有一定的綜合性.在解答的過程中采用了臨界值法求m的范圍,采用了反證法證明“當n=-7時,不存在m使點P為AB邊中點.”在解決最后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因沒有驗證而認為存在的錯誤,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形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是一條好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CD平分∠ACB,DE∥AC,且∠1=35°,則∠2=( 。┒龋
A、35°B、70°
C、110°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化簡:|π-3|+|4-π|的結(jié)果為(  )
A、1B、-1
C、7-2πD、2π-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正方形ABCD中,點E在BC上,且CE=
1
4
BC,點F是CD的中點,延長AF與BC的延長線交于點M.以下結(jié)論:
①AB=CM;②AE=AB+CE;③S△AEF=
1
3
S四邊形ABCF;④∠AFE=90°.
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個數(shù)有( 。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C1:y=-x2+2mx+1(m為常數(shù),且m>0)的頂點為A,與y軸交于點C;拋物線C2與拋物線C1關(guān)于y軸對稱,其頂點為B,連接AC,BC,AB.
(1)當m=1時,判定△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拋物線C1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四邊形ABCP為菱形?如果存在,請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某汽車銷售公司到某汽車制造廠選購A、B兩種型號的轎車,用300萬元可購進A型轎車10輛,B型轎車15輛;用300萬元也可以購進A型轎車8輛,B型轎車18輛.求A、B兩種型號的轎車每輛分別為多少萬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解不等式組,并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1)
1
2
x-1<x
2x-4>3x+3.

(2)
2x-1≥0
4-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20+4-1×(-1)2009×(-
1
2
-2
(2)x3y2•(xy)2÷(-
4
3
x3y);
(3)(4x2-x-3)-3(x2+3);
(4)(2x+1)(2x-1)-(2x+3)2;
(5)(a+3b-2c)(a-3b-2c);
(6)先化簡,后求值:(2x-3)2-(x+2y)(x-2y)-4y2,其中x2-4x-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ABC中,AB=AC,BD是AC邊上的高
(1)求作:AB邊上的高CE(垂足為E)(保留作圖痕跡,不必寫出作圖過程);
(2)若BD=CE,求證:AD=A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