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隨著時代的進步,轎車的車速和性能有了較大提升,某嬌車如圖所示,它的質(zhì)量是1.6t,每個輪子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0.02m2
(1)求它空載靜止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
(2)求它空載靜止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取g=10N/kg).

分析 (1)轎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它的重力.
(2)由壓強公式求出它對地面的壓強.

解答 解:(1)空載靜止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
F=G=mg=1.6×103kg×10N/kg=1.6×104N;
(2)對地面的壓強:
p=$\frac{F}{S}$=$\frac{1.6×1{0}^{4}N}{0.02{m}^{2}}$=2×105pa;
答:(1)它空載靜止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為1.6×104N;
(2)它空載靜止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2×105p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別,壓強的大小計算,關鍵是知道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某同學在體育活動中,從鉛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況猜想到: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下落高度和運動路徑有關,于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大小、形狀相同的A、B、C、D四個小球,其中A、C、D三球的質(zhì)量為m,B球質(zhì)量為2m,讓A、B兩球從距沙表面高H靜止下落,C球從距沙表面高2H靜止下落,D球從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彎曲管道上端靜止滑入,最后從管道下端豎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運動的能量損失不計).實驗測得A、B兩球陷入沙深度分別為h1和h2,C、D兩球陷入沙深度均為h3,且h1<h2<h3

(1)本實驗中,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球陷入沙面的深度反映的;
(2)比較圖A、B兩球,發(fā)現(xiàn)B球陷入沙坑的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當下落高度一定時,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3)比較A、C兩球,發(fā)現(xiàn)C球陷入沙坑的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當物體質(zhì)量相同時,下落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4)比較C、D兩球,發(fā)現(xiàn)兩球運動的路徑不同,但陷入沙坑的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5)小球在下列過程陷入沙中前,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小明喜歡利用pad聽歌,根據(jù)聲音的音色(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就判斷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會使耳膜受損,說明聲能傳遞能量(“信息”或“能量”),為此需要減小聲音的響度(“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明在做“探究同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

(1)所用實驗器材有量筒、水、細鐵絲、天平與砝碼和從同一木頭上截取的三個大小不同的木塊.
(2)小明在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指針如圖甲所示,橫梁右側(cè)的平衡螺母應向左(填“左”或“右”)調(diào).
(3)小明用實驗器材測出了第一個木塊和第二個木塊質(zhì)量和體積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請根據(jù)乙、丙兩圖的示數(shù),在下表中填寫出第三個木塊的質(zhì)量和體積.(注:量筒中裝有35mL的水) 
木塊第一個木塊第二個木塊第三個木塊
木塊的質(zhì)量/g9.4513.40
木塊的體積/cm315.0020.00
(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同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
(5)木頭的密度是0.67g/cm3(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拉力越大,彈簧越長.但是,用同樣大小的力去拉兩只不同的彈簧,伸長的長度卻不同,這說明彈簧的伸長還與彈簧本身有關,可用剛性系數(shù)來表示,剛性系數(shù)大的彈簧不容易被拉伸.為了研究彈簧的剛性系數(shù)與下列因素的關系,通過實驗取得如表數(shù)據(jù)(其中:S為金屬絲橫截面積,n為彈簧匝數(shù),r為彈簧半徑,A為彈簧的剛性系數(shù)).
組號材料S/m2nr/mA/(N•m-1
13x10-61001x10-290
23x10-61001x10-2180
33x10-61001x10-2360
43x10-62001x10-290
53×10-62002×10-2
請回答:
(1)比較2、4組數(shù)據(jù)可得彈簧剛性系數(shù)與彈簧匝數(shù)的關系.
(2)如果用粗細相同的銅絲和鋼絲做成匝數(shù)和半徑相同的彈簧,都用1ON的力拉伸時,用銅絲做成的彈簧變得更長.
(3)為完成整個探究還需增加一組實驗(與第4組形成對照),把數(shù)據(jù)填在第5組表格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沒有受力的物體才有慣性B.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C.只有靜止的物體才有慣性D.物體的速度越大,慣性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小明和小華在學習了液體壓強的知識后用加長的較硬的飲料瓶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他們在飲料瓶中灌滿水,并用瓶蓋密封瓶口,然后先在深度為8cm的a處扎了一個小孔,結果水并未流出來,其原因是受到大氣壓強作用.他們明白道理后,去掉瓶蓋,又迅速在深度為20cm的b處扎了一個小孔,并觀察其后發(fā)生的現(xiàn)象.
他們發(fā)現(xiàn)從小孔b中射出水流的速度比小孔a中的大,你認為其原因是:b處受到水的壓強大.
(2)經(jīng)過反復的試驗,他們發(fā)現(xiàn)從小孔中射出水流的射程s (從小孔處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OA)跟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和小孔到地面的高度H這兩個因素有關.為了研究水流的射程s與h、H之間的關系,他們將飲料瓶放置在水平桌面邊緣,看到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由此小華就得出了結論: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越大,水流的射程s越大.你認為小華的結論是不正確的(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3)他們在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研究水流的射程s與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之間的關系,根據(jù)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結論:當小孔高度H一定時,水流射程s與$\sqrt{h}$成正比.
實驗
序號
小孔高度
H/m
小孔深度
h/m
小孔深度的平方根
$\sqrt{h}$/${m}^{\frac{1}{2}}$
水流射程
s/m
10.640.160.400.64
20.640.360.600.96
30.640.640.801.28
41.00.160.400.80
51.00.360.601.20
61.00.640.801.60
(4)若在與b相同深度的c處再扎一個小孔,則可以探究的問題是:水流射程與小孔方向的關系是怎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英觀察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她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有關.為了驗證猜想,小明決定進行實驗.

(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如圖中所示的一根兩頭帶鉤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力已知)、鐵架臺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刻度尺.進行實驗后小英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
實驗次數(shù)12345678
拉力(鉤碼總重)F/N00.51.01.52.02.533.5
彈簧伸長量L/cm3.003.504.004.505.005.506.006.50
(2)在乙圖中作出彈簧伸長L與所受的拉力F的圖象.
(3)由圖象可以知道彈簧的原長為3.00 cm,小英的猜想是正確的(填“正確”或“錯誤”).
(4)實驗結論: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學習了滑動摩擦力知識后,小明和小華想用所學的知識進一步探究運動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們各自帶來了洗干凈的運動鞋,又準備了一張練習立定跳遠用的橡膠墊,一個彈簧測力計和細線.
(1)為了能準確地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認為應該讓運動鞋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實驗是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測出滑動摩擦力大小的.
(2)小明將自己的運動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膠墊上,按正確的方法拉動,讀出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為2.8N;若實際拉動的過程中沒有做到勻速直線運動,則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不變(填“變化”或“不變”)的.
(3)小華經(jīng)過思考改進了小明的實驗,讓彈簧測力計和鞋保持靜止,拉動鞋下的橡膠墊進行測量(如圖乙所示),這樣做的好處是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便于讀數(shù).
(4)小華測出他的鞋滑動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他的鞋卻不一定是“防滑冠軍”,這是因為不同的鞋子的質(zhì)量不同,對水平面的壓力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