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種物理現(xiàn)象中,有真有假.關于它們真假的判斷,正確的是:( 。
①在雷雨天,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
②魚兒在水底吐出的氣泡,上升的過程中體積逐漸變;
③袋裝快熟面從三明帶到青藏高原,包裝袋向外鼓起一些;
④一杯熱水拿到冷的空調(diào)房內(nèi),杯子的外壁凝結出大量的水珠.
A.①②為真、③④為假B.②③為真、①④為假C.①③為真、②④為假D.③④為真、①②為假.

分析 (1)根據(jù)雷聲與閃電的傳播速度分析答題.
(2)小金魚吐出的小氣泡是一部分密閉的氣體,這個氣泡也是有一定壓強的,而在水下,它又受到了水給予它的壓強,因此氣泡的大小會受到液體壓強大小的影響.
(3)從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分析原因.
(4)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液化,液化放熱;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汽化放熱.

解答 解:①雷聲與閃電同時同地發(fā)生但閃電(光)的傳播速度遠大于雷聲的傳播速度,傳播相同的路程,閃電用的時間短,雷聲的傳播時間長,所以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判斷正確.
②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小氣泡在較深的水下時,受到水給它的較大的壓強,體積會比較小,隨著氣泡的上升,深度減小,液體的壓強也減小,氣泡的體積會隨之變大,判斷錯誤.
③包裝袋內(nèi)密封一定量的空氣,到達西藏后,由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氣壓強低,袋內(nèi)的氣體壓強變小,體積變大,包裝袋向外鼓起一些,判斷正確.
④一杯熱水拿到冷的空調(diào)房內(nèi),冷空氣中的水蒸氣吸熱不會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杯子的外壁不會凝結出大量的水珠,判斷錯誤.
由此可見①③判斷是真的,②④是假的.
故選C.

點評 本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是一道學科綜合題,應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②有一定難度,要注意: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深度之間的變化關系,是決定氣泡大小的主要原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用質(zhì)量為1kg的鋁鍋裝10kg的水溫度從25℃加熱到沸騰,水吸收了多少熱量?(在標準大氣壓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流表測量通過燈泡L1的電流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神舟五號--我們的飛天夢
2003年10月15日9時,隨著火箭發(fā)動機的轟鳴,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送入太空,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飛天夢.

小明利用星期天到青島會展中心觀看了有關“神舟五號”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問題,回到班上想要考考你:
(1)長征二號F火箭:它的發(fā)動機工作時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它是利用向后噴出氣流而使自身受力前進的,這是運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
(2)飛船上的太陽能電池翼:是為飛船提供能源的裝置.它的作用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3)飛船的運行過程:飛船沿橢圓軌道圍繞地球運行了14圈,軌道上離地面最近點200km,最遠點350km.從遠地點到近地點運行的過程中,飛船的速度變大,勢能變小.
(4)太空生活與工作:若不穿太空服,只帶氧氣瓶,航天員能否走出艙外?運用你所學的物理知識說出一條理由.答:不能(填“能”或“不能”).因為艙外沒有大氣壓.
(5)返回大氣層:這時飛船與大氣層發(fā)生劇烈摩擦,變成一個火球,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因此給飛船降溫十分重要.一種重要的降溫方式就是“燒蝕防熱”:在飛船表面涂有一層高分子固體材料,讓這些材料在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時吸收熱量.你認為可能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有熔化、汽化、升華,理由是這些物態(tài)變化都是吸熱過程.
(6)降落:飛船距離地面15km時,速度達到200m/s.若不打開降落傘,則速度保持不變,飛船落到地面僅僅需要75秒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閱讀《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回答問題.
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
      電話完全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你知道科學家們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啟發(fā)嗎?是傳聲筒.讓我們?nèi)⒂^中國科技館二層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主題展B廳--聲音之韻展,觀察、研究一下傳聲筒,直觀地去體驗傳聲筒傳遞聲音的過程吧.
裝置簡介:兩個非常粗的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在空中盤成螺旋狀,布置在展區(qū)的兩個不同位置,相距大約十幾米長,圖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狀的管路之一.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分別為聽筒管路和話筒管路,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端口分別是聽筒和話筒,如圖2所示.就像人打電話一樣,用話筒說話,用聽筒聽聲音,如圖3所示.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產(chǎn)生.在振動介質(zhì)(空氣、液體或固體)中某一質(zhì)點在平衡位置附近來回發(fā)生振動,并帶動周圍的質(zhì)點也發(fā)生振動,逐漸向各方向擴展,這就是聲波.聲波前進的過程是相鄰空氣粒子之間的接力賽,它們把波動形式向前傳遞,它們自己仍舊在原地振蕩,也就是說空氣粒子并不跟著聲波前進!如圖4所示,連續(xù)振動的音叉,使周圍的空氣分子形成疏密相間的連續(xù)波形.
      聲波是一種振動的機械波,它的基本參數(shù)是頻率 f、波長λ和波速v.通過示波器可觀測到可視化波形如圖5所示.頻率是聲源(或某一質(zhì)點)1秒內(nèi)來回振動的次數(shù)(單位為赫茲Hz),而聲源完成一次全振動經(jīng)過的時間為一個周期T,其單位為秒.顯然,f=1/T.頻率與人耳主觀感覺聲音的音調(diào)有關.頻率越高,音調(diào)也越高.振幅與聲音的強度有關.波長是聲波在一個周期內(nèi)傳播的距離,也是波形圖中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這三者的關系是v=λf.
     人耳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范圍在20~20000Hz,稱為音頻波.在這個頻率范圍以外的振動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與聲波相似,但在人類不引起聲音感覺.聲速亦稱音速,是聲波通過介質(zhì)傳播的速度,它和介質(zhì)的性質(zhì)與狀態(tài)(如溫度)等因素有關.在空氣中聲速為334.8m/s(22℃時),水中聲速為1440m/s,在鋼鐵中聲速為5000m/s.
    現(xiàn)實世界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波,但因為聲波的能量隨擴展的距離逐漸消耗,最后聲音消失,一旦聲源遠離接受者就無法準確獲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xiàn)要歸功于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shù)焦腆w上,通過電脈沖于導電金屬上傳遞.
    隨著現(xiàn)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聲音信號的傳遞借助電磁波傳送.電磁波能夠在真空中傳播,不但傳播速度快,而且頻率范圍廣,但它在水中會被吸收而急劇衰減.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機這種移動通信工具,它兼具發(fā)射和接收這兩種功能,在同步地球衛(wèi)星的協(xié)助下能使通信范圍幾乎覆蓋地球上的每個角落.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和你學過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傳聲筒”的展示項目,形象地向觀眾展示了: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fā)聲,管路中的空氣產(chǎn)生震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傳輸?shù)穆曇,兩人可進行對話.
(2)以下應用或工具利用“傳聲筒”原理的是A
A.醫(yī)生給病人看病用的聽診器
B.水杯琴
C.天壇回音壁
D.超聲波醫(yī)學檢查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D
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聲音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聲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潛入水中的潛艇通信使用電磁波
(4)一列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
A.波速變大,頻率增大
B.波速變小,頻率不變
C.波速變大,波長變長
D.波速變小,波長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一艘滿載時輪船的排水量是50000t,當它滿載在長江內(nèi)河航行時,求:
(1)輪船受到的浮力;
(2)排開水的體積;
(3)輪船底部深約15m,求底部受到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甲圖位置勻速運動到乙圖位置.此過程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水平推力F(“大于”“等于”或“小于”),物體A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將變小,摩擦力將不變.(“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為了探究液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在4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如表是他們的實驗記錄,請根據(jù)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概括有關實驗結論.
燒杯號液體質(zhì)量/m初溫/.C末溫/.C加熱時間/min
1300203012.3
215020306.2
3煤油30020306.1
4煤油30020253.1
(1)比較1和3號燒杯的實驗記錄,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說明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zhì)的種類有關.
(2)比較1號燒杯和2號燒杯的實驗記錄,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液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液體的質(zhì)量有關.
(3)比較3號燒杯和4號燒杯的實驗記錄,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液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液體升高的溫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以下數(shù)據(jù)中與實際情況基本相符的是( 。
A.從地上拿起一個雞蛋所做的功大約1J
B.一個中學生爬樓的功率約為15 W
C.大拇指指甲上受到的大氣壓力約為10N
D.中學生站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是10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