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行駛速度υ/km•h-1 | 反應距離s1/m | 制動距離s2/m |
72 | 12 | 20 |
108 | 18 | 44 |
144 | 24 | 74 |
分析 (1)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仍以原行駛速度行駛,根據(jù)公式v=$\frac{s}{t}$將反應距離和原行駛速度代入即可求出駕駛員的反應時間,但要注意行駛速度的單位用國際單位制單位.
(2)分析三次測試的制動距離和對應的行駛速度,找到制動距離和行駛速度的關系.
(3)汽車的剎車過程分為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反應距離內(nèi)汽車以原行駛速度勻速行駛,制動距離內(nèi)汽車受到摩擦力作用均勻減速,最后停止運動,根據(jù)規(guī)律作出大致的v-t圖象.
(4)求出從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完全停止整個過程通過的路程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平均速度.
解答 解:(1)根據(jù)v=$\frac{s}{t}$可得,
根據(jù)第一組數(shù)據(jù)反應時間t1=$\frac{12m}{\frac{72}{3.6}m/s}$=0.6s;
根據(jù)第二組數(shù)據(jù)反應時間t2=$\frac{18m}{\frac{108}{3.6}m/s}$=0.6s;
根據(jù)第三組數(shù)據(jù)反應時間t3=$\frac{24m}{\frac{144}{3.6}m/s}$=0.6s;
該司機的反應時間是t=$\frac{{t}_{1}+{t}_{2}+{t}_{3}}{3}$=$\frac{0.6s+0.6s+0.6s}{3}$=0.6s.
(2)從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三次測試中,隨著行駛速度的增大,剎車距離隨著增大,所以影響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是行駛速度.
(3)汽車剎車過程分以原行駛速度勻速行駛和由原始速度開始均勻減速直到速度為0,所以v-t圖象如圖:
(4)從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完全停止整個過程通過的路程s總=12m+20m=32m,
總時間t總=0.6s+9.4s=10s,
則$\overline{v}$=$\frac{{s}_{總}}{{t}_{總}}$=$\frac{32m}{10s}$=3.2m/s.
故答案為:
(1)0.6;
(2)車速;
(3)見解答圖;
(4)從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完全停止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為3.2 m/s.
點評 表格中給出了三組數(shù)據(jù),應該求三次測試的反應時間,然后求平均值以減小實驗誤差,要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汽車剎車距離包含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反應距離受汽車行駛速度和司機反應時間的影響,制動距離受汽車行駛速度和摩擦力大小的影響,總之,影響汽車剎車距離的因素是車速、反應時間、摩擦力大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序號 | 1 | 2 | 3 | 4 | 5 |
U/V | 0.5 | 1.0 | 1.6 | 1.9 | 2.5 |
I/A | 0.1 | 0.2 | 0.3 | 0.4 | 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是形容聲音的響度大 | B. | 它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 ||
C. | 它是形容聲音的音調(diào)高 | D. | 它說明物體振動得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