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2米的兩點,甲從P點、乙從Q點同時沿直線相對而行,它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分析圖象可知:甲、乙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選“甲”或“乙”或“甲、乙”);乙的速度為2米/秒;經過3秒,甲、乙相距3米.如果丙以甲的速度從P跑到Q,再以乙的速度跑回來P點,則丙總共耗費10秒完成任務.在整個過程中丙的平均速度是2.4米/秒,合8.64公里/小時.

分析 (1)分析圖象中的數據和函數(s-t)關系,可看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并根據s-t關系,求出甲乙的速度;運用速度公式的變形分別求出甲乙的路程,最后求出3秒后甲乙的距離;
(2)已知P、Q間距離和甲、乙的速度,可以得到丙來回兩次所用時間;已知丙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可以得到平均速度.

解答 解:
(1)從圖象可知,甲乙通過的路程都與使用時間成正比,即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在圖乙的圖象中可看出,當時間為6s時,路程為12m,
所以速度為v=$\frac{s}{t}$=$\frac{12m}{6s}$=2m/s;
由甲的圖象可得甲的速度為v=3m/s;3s后,甲乙通過的路程分別為:s=vt=3m/s×3s=9m;s=vt=2m/s×3s=6m;
3秒后甲、乙的距離為s=s+s-s0=9m+6m-12m=3m;
(2)丙從P到Q的時間t1=$\frac{{s}_{PQ}}{{v}_{甲}}$=$\frac{12m}{3m/s}$=4s,從Q到P的時間t2=$\frac{{s}_{QP}}{{v}_{乙}}$=$\frac{12m}{2m/s}$=6s,
丙共用時間t=t1+t2=4s+6s=10s;
丙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為v=$\frac{{s}_{PQ}+{s}_{QP}}{{t}_{總}}$=$\frac{12m+12m}{10s}$=2.4m/s=8.64km/h.
故答案為:甲、乙;2;3;10;2.4;10;8.64.

點評 此題考查了速度有關的知識和對圖象的分析處理能力;從圖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運用速度的公式求出題目中的有關物理量,是正確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動,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的變化情況分別為( 。
A.變小,變大B.變小,變小C.變大,變小D.變大,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都是吸熱的是(  )
A.升華、熔化B.汽化、凝華C.液化、凝固D.熔化、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都需要放熱的一組是(  )
A.熔化、汽化B.熔化、液化C.液化、凝華D.液化、升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7.如圖所示,以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電路連接,L1、L2并聯,電流表測L1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小球A上端被豎直懸線掛于O點,下端與水平桌面相接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懸線一定發(fā)生彈性形變
B.桌面一定發(fā)生彈性形變
C.懸線對球A的彈力是懸線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
D.懸線和水平桌面對球A的彈力都是球A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木塊A的重力為6N,底面積為50cm2,體積為1000cm3,木塊A的底部與一個足夠高的容器底部連接著一輕質彈簧,該彈簧不受外力時的長度為10cm,彈簧上產生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若木塊A浸入水中的體積占總體積的$\frac{1}{5}$,液體深度是12cm,則此時彈簧對A物體的作用力為4N.向容器中加水,當A物體剛好浸沒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3.2×103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弛的系著一根棉線,圖b是浸過肥皂水的鐵絲網,圖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圖d表示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右邊,這個實驗說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