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甲、乙兩同學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驗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兩人均用鎂片和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兩電極放入6mol/L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學將兩電極放入6mol/L的NaOH溶液中,裝置如圖所示.

(1)寫出①中正極的電極反應式:2H++2e-=H2↑.
(2)②中負極材料為鋁片,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
(3)甲、乙兩同學都認為“如果構成原電池的電極材料都是金屬,則作負極的金屬應比作正極的金屬活潑”,則甲同學得出的結論是Mg的活動性更強,乙同學得出的結論是Al的活動性更強.(填元素符號)
(4)由該實驗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D(填字母).
A.利用原電池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電解質
B.鎂的金屬性不一定比鋁的金屬性強
C.該實驗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已過時,沒有實用價值
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對象復雜,反應受條件影響較大,因此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分析 甲同學依據(jù)的化學反應原理是Mg+H2SO4=MgSO4+H2↑,乙同學依據(jù)的化學反應原理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1)①中鎂易失電子作負極、Al作正極,負極上鎂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氫離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2)②中鋁易失電子作負極、鎂作正極,負極上鋁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
(3)根據(jù)作負極的金屬活潑性強結合電池中的負極判斷;
(4)A.原電池正負極與電解質溶液有關;
B.鎂的金屬性大于鋁;
C.該實驗證明說明電解質溶液性質選用選擇合適的介質,不能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過時;
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對象復雜,反應受條件影響較大,因此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解答 解:(1)①中鎂易失電子作負極、Al作正極,負極上鎂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氫離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反應為Mg-2e-=Mg2+,正極反應為2H++2e-=H2↑,
故答案為:2H++2e-=H2↑;
(2)②中鋁易失電子作負極,負極上鋁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Al+4OH--3e-=AlO2-+2H2O,鎂作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總反應為2Al+2OH-+2H2O=AlO2-+3H2↑,
故答案為:鋁片;2Al+2OH-+2H2O=2AlO2-+3H2↑;
(3)甲中鎂作負極、乙中鋁作負極,根據(jù)作負極的金屬活潑性強判斷,甲中鎂活動性強、乙中鋁活動性強,
故答案為:Mg;Al;
(4)A.根據(jù)甲、乙中電極反應式知,原電池正負極與電解質溶液有關,故A正確;
B.鎂的金屬性大于鋁,但失電子難易程度與電解質溶液有關,故B錯誤;
C.該實驗說明電解質溶液性質影響電極的正負極,不能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沒有使用價值,故C錯誤;
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對象復雜,反應與條件有關,電極材料相同其反應條件不同導致其產物不同,所以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點評 本題考查了探究原電池原理,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原電池中各個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是解本題關鍵,注意不能根據(jù)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判斷正負極,要根據(jù)失電子難易程度確定負極,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T℃時,在容積為0.5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mA(g)+nB(g)?pC(g)+qD(s)△H<0(m、n、p、q為最簡整數(shù)比).A、B、C、D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g)+B(g)?3C(g)+D(s)
(2)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69.
(3)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對A的轉化率無影響的是BC(填選項字母).
A.升高溫度
B.移走一部分D
C.把容器的體積減小一半
(4)T℃時,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起始時充入0.2mol A、0.4mol B、0.3mol C、0.5mol D,此時v(正)=(填“>”“<”或“=”)v(逆),判斷的依據(jù)是濃度商與平衡常數(shù)相等或Qc=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天然氣、沼氣的主要成分CH4(填分子式),該氣體分子的空間構型是正四面體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用金屬銅制取硝酸銅,從節(jié)約原料和防止環(huán)境污染角度考慮,最角的方法是(  )
A.銅$\stackrel{濃硝酸}{→}$硝酸銅B.銅$\stackrel{稀硝酸}{→}$硝酸銅
C.銅$\stackrel{氯氣}{→}$氧化銅$\stackrel{硝酸銀}{→}$硝酸銅D.銅$\stackrel{氧氣}{→}$氧化銅$\stackrel{硝酸}{→}$硝酸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其中A與C、B與E分別為同族元素.原子半徑A<B<E<D<C,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C、D的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是B、E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電子層數(shù):A<B
B.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B<E
C.氫化物的沸點:B<E
D.若H2EO3的酸性弱于HClO4,則非金屬性E<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處于研究階段的固氮新方法是N2在催化劑表面與水發(fā)生如下反應:
(1)已知:2N2(g)+6H2O(1)=4NH3(g)+3O2(g)△H   K①
    N2(g)+3H2(g)═2NH3(g)△H1=-92.4KJ•mol-1      K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K2
則△H=+1530kJ•mol-1;K=$\frac{{K}_{{1}^{2}}}{{K}_{{2}^{3}}}$(用K1和K2表示).
(2)在四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1molN2、3molH2O,在催化劑條件下進行反應①3小時,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
序號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t/℃30405080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下列能說明反應①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填字母).
a.NH3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3
b.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c.單位時間內每消耗1molN2的同時生成2molNH3
d.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
與第三組相比,每四組反應中NH3的生產量最小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劑在80℃活性減小,反應速率反而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HCOOCH2CH=CH2,它不具有的官能團是(  )
A.碳碳雙鍵B.酯基C.醛基D.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各組性質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
A.堿性:NaOH>Mg(OH)2B.熱穩(wěn)定性:NH3>PH3
C.金屬性:Na>LiD.非金屬性:S>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反應A(g)+B(g)?C(g)+D(g)△H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是放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減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和E2的變化是:E1減小,E2減小,△H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